乾隆的一把火,燒的不只文字獄,還燒掉當時民間徵得到的萬種古籍,唯一燒不盡知識分子捨命留藏下來的複本。過去,資訊不對稱,民智也未開,跟著幾篇被證實遭到刻意修改的字句文章而拋掉《四庫全書》尚能領會,但在資訊方便取得的今天,堅持不足採信的說法就非治學之福。現代學界當用更寬容的眼界去思維那些曾被修改過的文字,試想,因部分用字修改而保留了善本經典,誰敢斷言那不是編修者在搶救文化經典免遭焚毀下的冒險苦心。
史學界皆知,《四庫全書》自清乾隆三十八年起,傾全國知名學者三百六十多人,加謄寫文生三千八百餘人,共計動員超過四千人,歷時十九年(乾隆五十七年)合力編纂完成,全書最終輯錄善本書籍三千四百餘種(僅占萬種存目書籍的三分之一),近八萬卷,總輯成冊三萬六千多本,全書約八億字。
負評分說
這套史學工程巨著,從民國建立開始,學界主流多傾向以魯迅馬首是瞻,認定該項文化建設是種為政治服務的結晶而提出嚴厲負評,並列舉部分遭到修改的文字文本來否定整套書籍的史學價值。當然,先輩學者的見地與批評皆有所本,遭篡改而落人口實的例證也確實有阿諛奉承之嫌,但以實事求是配合現代治學技術的觀點審視,因部分作品文字被修改而全盤否定《四庫全書》,是否又過於以偏概全?
《四庫全書》含原存放翰林院底本僅有八套傳世,分置於皇家指定的藏書閣內,在過去時空環境,能親眼目睹「四庫」並調閱者極少,加上三萬六千冊內容欲一一辨別是否盡數遭到變造或刪改,這等龐大工程,豈是少數人可以完成。而得考證管道查閱學者泰半也僅能就實際研究的小部分經典文章予以比對檢核,不難理解,當發現文句與可考更早善本不符並確定是為符合統治者法規而作的局部文字刪改,在意識形態作祟下,自然會大張撻伐連帶否定其價值。
封建時代的歷史,多為政治服務已是現代人不爭的常識,可想而知,大清乾隆朝編修《四庫全書》若全無意識形態為基礎,乾隆政府何須大費周章,直接沿用當時宮裡尚存多數殘卷的《永樂大典》豈不省事。更何況,用現代進步科學的方法查閱,被刪改的文章似乎並沒傳說中那般慘不忍睹,細心除錯反而會發現許多文章並未刪改,只有選擇可考版本的差異而已,因此,依循現代科學考證的準則,《四庫全書》仍應是經得起比對查證的重要史料庫。
謝絕盲從
或許,多數人常不自覺會犯一個通病,就是盲從輕信,未經自我求證和仔細思慮的事情便隨著人云亦云,甚至以訛傳訛,這種對事未審先判的結果,容易造就冤假錯案或讓自己捨近求遠而多走了研究的冤枉路。過去,資訊不對稱,民智也未開,跟著幾篇被證實遭到刻意修改的字句文章而拋掉《四庫全書》尚能領會,但在資訊方便取得的今天,堅持不足採信的說法就非治學之福。現代學界當用更寬容的眼界去思維那些曾被修改過的文字,試想,因部分用字修改而保留了善本經典,誰敢斷言那不是編修者在搶救文化經典免遭焚毀下的冒險苦心。
乾隆的一把火,燒的不只文字獄,還燒掉當時民間徵得到的萬種古籍,唯一燒不盡知識分子捨命留藏下來的複本,這些複本隨光陰慢慢重見天日,讓遭到修改的文章得以還原面貌,也讓沒被修改的作品洗清池魚之殃的委屈。深信《四庫全書》所保留的文章,是數百位學者共同研究琢磨後選定相對可信的心血,除少部分被刻意修改之外的絕對多數作品,其「信度」和「效度」基本都是高的。
期盼有朝一日社會出現有心善人,發心出資建制一套類似現代《維基百科》的協作平台,讓《四庫全書》在具有厚實基底下,時時提供給新發現的學者達人校正勘誤,有了這個機制,就能讓《四庫全書》成為可信賴的瑰寶,待這個平台運用普及,必將是造福人類萬代與延續中華文化的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