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今日新聞]今(6)日是節氣「驚蟄」,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吳俞璇表示,「驚蟄」期間是萬物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也是生物激素變化最強的時候,但驚蟄過後氣溫轉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會間接導致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機率增加,加上氣候忽冷忽熱,濕度和過敏原也會增加,因此過敏性體質患者容易感冒或早晨打噴嚏、流鼻水情形加重,民眾應加強口鼻保暖,防範溫差的刺激。

吳俞璇指出,「驚蟄」的取名,來自於「驚」醒入冬時藏進土中、不飲不食的「蟄居」生物而來,簡單來說,就是「春天來了」。據中醫養生理論,人體能和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病原體和平共處,正氣可以保護身體受一些普通的病毒的侵襲,將受到的外邪侵襲消散,當人體的陽氣旺盛時,可讓器官處於正常的執行之中,如脾胃的正常消化與吸收,產生的營養可以輸布全身,使各個臟器都有了充足的精氣。

▲驚蟄節氣過後氣溫轉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會間接導致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引起的腸胃炎機率增加。(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吳俞璇表示,驚蟄節氣飲食應「順應肝性,少吃酸性食物」,否則會使肝火更旺、傷及脾胃,也要儘量少吃刺激性油膩的食物,才能讓五臟平和,平時可多吃「性味甘平、清溫平淡」的食物,協助脾氣運行,如山藥,大棗,銀耳、新鮮的蔬菜等都是好選擇。

此外,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較乾燥,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咳嗽,且氣溫逐漸升高,人們常感到睏乏,無精打采,注意力無法集中,出現「春睏」的情快。因此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才能有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狀態,訣竅包括,在睡前一小時放下手機,放舒適的音樂摒除雜念,以及每天適度拉筋、伸展身體,有利於身體的舒展和放鬆,民眾睡前已可嘗試用溫水泡腳,推動血氣運行消除一天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