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台中8歲男童確診2日內併急性腦炎不幸死亡,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於臉書上發文表示,8歲並非急性腦炎常發生的年紀,且該童無慢性病史,曾接種過疫苗,他認為該公布其病毒株。今於記者會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公布其基因定序結果為BA.5,即為現今本土主要流行病毒株。

指揮中心1月2日時公布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8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曾於今年5月、6月共接種2劑疫苗,未接種追加劑疫苗。12月25日開始有發燒、腹痛、嘔吐、腹瀉、畏寒、倦怠等症狀,12月26日至急診時出現全身抽搐、意識變化。檢查新冠PCR陽性確診,懷疑腦炎,收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及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電腦斷層顯示嚴重腦水腫,雖經積極救治仍不幸於12月29日因病況惡化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併急性腦炎、多重器官衰竭。

謝宗學日前表示,這一案例讓他有4點擔憂:

1)年齡 8 歲,不是過去急性腦炎常發生在 5 歲以下的年齡區間、2) 過去無慢性病史,意即罹患新冠肺炎前是健康的兒童、3) 曾經接種過兩劑新冠肺炎疫苗(去年5月和6月),發病日(去年12月25日)距離最後一次接種疫苗的時間差距約 6 個月、4) 雖然是年齡較大的兒童,併發急性腦炎的時間是在發病日隔天(12月25日發病,12月26日腦炎),跟 5 歲以下的幼童類似,不是發病當天就是隔天。謝宗學說,他希望這一例有做基因定序,未來也可以公布這個病例的病毒株是目前本土流行的 Omicron BA.5 還是其他新型的病毒株?

今羅一鈞即公布,此病例基因定序結果為BA.5。而謝宗學則在文中強調,他說明,新冠肺炎疫苗產生的抗體濃度通常在接種後 3 個月開始逐漸衰退,預防重症的效果也會隨之降低。只接種過2劑基礎劑的孩子,若未確診過,他則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以此降低演變成重症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