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及山東等地近期出現酪農「殺乳牛賣肉」的止損行為。據《北京商報》今 ( 7 ) 報導,在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生產過剩的情況下,近期河北省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儼然逼近成本價,導致酪農養一個月虧幾十萬元人民幣。專家建議,當局應儘速推動實施補貼、「奶粉國家收儲」政策,向市民發放「牛奶消費券」以拉動乳製品消費,為企業紓困。
據報導,日前召開的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上,經測算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從最低不低於 3.93 元/公斤下調到 3.85 元/公斤,逼近北方 3.5-3.8 元/公斤的成本價。一名酪農指出,目前乳牛養殖規模較大、供應充足的北方地區,如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已經開始有「倒奶殺牛」的現象,牧場較少的南方省市則暫時供需正常。
他表示,養殖端乳牛和牛奶過剩,3.85 元/公斤的價格賺不了什麼錢,即便這樣下游的需求還是跟不上來,從乳製品企業伊利集團、蒙牛集團近年銷量有所下滑就可以看出來。企業收奶減少,訂奶合約到期後,北方不少酪農都沒有收到新一年的合約,成噸的奶囤積著沒有銷路。
對此,河北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袁運生認為,近期原奶需求走弱,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人們乳品消費水平下降,畢竟在居家隔離的日子裡米、麵、菜才是基本生活保障。隨著學生放假,學生牛奶供應也停滯,各乳品生產企業產量下調,庫存激增,生鮮乳使用量驟減」。
袁運生建議,乳牛養殖場的建設應根據乳製品加工產能進行合理規劃審批,必要時施行配額制以實現供需平衡。其次,為解決鮮乳生產過剩,應盡快推動補貼,及「奶粉國家收儲」政策,向市民發放「牛奶消費券」以拉動乳製品消費,為乳企紓困。最後,為保障酪農利益,防止出現「倒奶殺牛」等事件,對於在困難時期有拒奶、限奶、拒簽合約等行為的乳企可取消享受相關補助政策資格並通報。
《北京商報》報導,在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生產過剩的情況下,近期河北省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儼然逼近成本價,導致酪農養一個月虧幾十萬元人民幣。 圖:擷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