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社會影響力,為企業組織健檢,找到潛力新秀!

影響力不該空口無憑,所以也有賴數據佐證,因此做影響力投資時,不可忽略影響力評估,透過有形數字衡量無形價值,一來便於設定更合理的投資條件;二來也能提供新創團隊投資人視角的參考。

「其實影響力評估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彌補資訊缺口,明明影響與價值遠超過財務績效,為什麼例行報告只處理財務面向?當很多價值跟影響沒有被處理,反而造成資訊缺口,使得社會處於不完全資訊的狀態,當決策者在不完全資訊做決斷,就越來越可能造成系統性偏差。影響力評估試圖降低決策者偏聽偏看的限制,用更周延的資訊來決斷。」目前樹冠影響力投資進行影響力評估的工具,是以 SROI (社會投資報酬率)的評估原則作為衡量基礎。其中,SROI是一套貨幣化評估的架構與原則,協助企業進一步掌握「利害關係人受影響的面向」。白話地說,就是多面向地理解企業活動對環境面、社會面、客戶端、員工端等不同群體的主要影響,此舉不只可以更周延地理解影響力所及,也能作為企業擬定管理策略的依據。

以島內散步為實例,楊家彥說明影響力評估報告對於決策者的重要性。「其實一般人想做永續報告,最初都是從廣宣目的出發,但如果深入去思考,會發現是通往精實管理的工具。在島內散步的案子裡,員工的最大痛點,是工作常常無法與生活平衡,為什麼?因為島內散步的行程往往發生在假日,而假日又是家人休息與安排活動的時間。當創辦人邱翊知道後,最初無奈以對,但沈澱幾天後,決定聘請一個資深人資顧問,開始進行工作模組化的探究,希望能找到職務代理的可能性,進而改善員工工作生活的平衡。這也被納入在島內散步十週年的永續報告書裡面,經營者主動揭露自身的階段課題,並且提出改善的方向,反而讓社會大眾了解這個團隊不迴避問題,不為了廣宣動機而美化所有結果,願意邁向當責經營,所以讀者可能不會因爲這個問題而降低對團隊的評價,反而因為這樣做而更加信任。所以影響力評估跟永續報告絕不該只淪為廣宣,應該更關注經營管理的提升。影響力評估有助於多面向效益的掌握,所有管理者都應重視!」

平均每年一份社會投資報酬的評估,楊家彥投身至今已爲勵馨基金會、綠藤生機、甘樂文創、伊甸基金會、贈物網等組織進行專案評估報告,累積已有七份不同領域的影響力衡量成果。「完整的SROI需要建立貨幣化評估模型,幾乎就是一個研究專案,不只模型參數要估算,還有難度很高的因子調整,往往需要投入相當的專業人力與時間。為了讓更多團隊有機會接觸影響力評估概念與工作,我們也遵循SROI原則推出半套評估,就差在不做貨幣化評估模型,只做簡易量化衡量,但同樣能讓團隊掌握經營多方價值的進展。」因此,去年樹冠影響力投資便正式成立「永續事務小組」,一來為團隊進行簡化影響力評估的永續報告書製作,二來也藉此為創新變革團隊媒合企業ESG資源,目前陸續完成島內散步、玩具圖書館、綠藤生機、宜蘭傳藝中心、阮劇團、配客嘉等團隊之關係人價值調查及永續報告。

楊家彥出席島內散步十週年活動,一起公布永續報告書。

葫蘆裡賣的藥,是一個共好的未來!

沒事找事做?挖洞給自己跳?對年過半百的楊家彥來說,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樹冠不追求投盡全天下的好公司,只要在各領域內找到具有價值代表性的幾個團隊,透過產業關聯的互補就有機會對該產業產生一定影響。像鮮乳坊就不必是領域營收最高的企業,但成為穩定存續的良善價值,其他業者就可能會慢慢跟進。」實際正是希望透過扶持創新變革團隊,同時對產業帶來轉型的未來契機。

目前,樹冠影響力投資關注八大主題,從食農、教育、職涯、銀髮、文化、環境,甚至改良社會的科技應用都是投資的可能對象。「在每個主題領域,我們不會只投一家,希望形成具產業關聯性的投資。像永續食農領域,就不會只投消費端飲食品牌,而是產業上游、中游也都尋求投資標的,像是重視環境永續的智慧無毒白蝦養殖團隊艾滴科技。希望能產業關聯互補互利,創造超越單一團隊的領域影響。」或許一個更好掌握多元影響力、領域群組投資策略、追求財務可持續的社會價值創造行動,正在逐漸成形。

「樹冠自己不必成為大鯨魚,只要能跟共益團隊集合成大魚群,相信就能有相當的影響力。」楊家彥如此說道。

樹冠影響力投資目前注資九個團隊,遍及各大主題領域。詳見:樹冠影響力投資注資團隊

中年斜槓,串聯老中青三代!

從學術圈跳創投圈,離開舒適圈之後,楊家彥最近多了一個新身份,正是Podcast播客主持人!目前推出的「楊家長輩經」節目逐漸受到聽眾喜愛,一度登上Apple Podcast科技類第一名。「樹冠過往一直以《樹冠生活》透過圖文報導新創團隊,因緣際會下參與了聲音內容,也逐漸累積一點成效,讓更多人了解到創新變革團隊的魅力。」從引資金、辦雜誌、做節目,到開學校,楊家彥持續串連資源來支持各領域深耕團隊,與團隊一起學習跨越發展各階段的關卡。

「樹冠是陸地最大的生態圈,當初取名樹冠,也是期許能經營出一個生態圈,一個共生互利的生態系。」因而不只在多元領域上陪伴團隊,楊家彥也在意世代共榮,「其實台灣不同世代本來就各有互補長短的特質,老世代有資源與經驗、中生代有歷練、新世代有原生未來理解力。我們中生代其實可以攜手作為橋樑,去促成跨世代的資源整合。」當整合不同領域、不同時代,或許當代永續的難題,一個共好的未來,也就不會遙遙無期了。

楊家彥的Podcast節目「楊家長輩經」,一週一集邀請新創團隊分享創業故事。相關內容可見樹冠生活

【文/樹冠生活提供—原文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