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級寒流近日抵台,不少人在家裡開始暖氣、電暖器開起來!重症醫黃軒表示,嚴寒下很多人直覺房間內溫度越高越好,但事實上是當外頭溫度低於18°C時,人一進一出反而會因為溫差過大對人體威脅性大,「你要知道溫差很要人命的!」 

黃軒表示,不少人覺得房間人冷,都是直覺把房內溫度提高,而且越高越好,但他提醒,提高溫度一定要有注意事項,因為溫差大對人體有極大危害。

他表示,若民眾家中室內溫度經常保持在23°C 以上,但卻可能逐漸反而會身疲力乏、容易頭暈腦漲。主要原因即在於室內外溫差懸殊太大了。

他說明,除非完全不出門,一但外頭的溫度低於18°C ,一進一出容易導致很大的溫差,「你要知道溫差很要人命的!」而依國外的研究發現,如果人在極冷狀態下 (如 10 °C 以下)出門在外,在極熱時 ( 23°C 以上) 進房間,不是只巿身體難適應的問題,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他引美國研究說明,室內外溫差若大於5°C 以上,對人體影響也越大,不僅僅是「心臟的猝死」,連「腦血管阻塞疾病」都會越來越危險,尤其是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 如大於60 歲的人,4 倍風險會急性腦中風 ) 。

黃軒說,因為這樣,讓房間維持溫暖也有一些方法和訣竅 :

1)利用不同工具,保暖房間

英國研究指出,若室溫超過20℃,則不需要開任何暖氣。

2)電暖器和空調機選擇

如果房間內只有部分區域需要提高室溫,建議使用電暖器,但電暖器比熱空調機耗電高出3倍以上。所以較大房間內範圍時,才建議使用熱空調機,這時更能省電。如果天天冰冷,幾乎天天需要暖氣的房間,那選用熱空調機,也許會更實惠。               

3)選正確位置放熱

家中如果沒有熱空調機,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是大家都把電暖器對著自己釋熱,其實這是短暫取暖方式。

黃軒說,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透進來的,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

4)選正確運轉模式

當打開熱空調機時,很多人為了想要節省電費,而轉到「微風模式」。其實這種運轉模式,反而會讓電費增加的。要達到設定房內18℃溫度,最佳的空調使用法,就是用「自動模式」,讓室溫上升到理想溫度,這會比較省電費。記得開啟「自動模式」:只開「微風模式」,電費會變貴貴的...!

5)風扇的輔助

有時候即使開了暖爐、開了熱空調,房間依然還是感覺很冷。黃軒表示,這時吹風扇,開始派上用場!因為暖爐放在地上,釋放出的熱空氣會上升,但這種特性也會導致熱空氣都往上跑,房間裡還是很冷。因此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和」。同樣的,從空調吹出的熱空氣,也會積聚在屋內的上方,也可使用風扇「朝上」讓熱空氣下來一下,這樣就能增加室內增溫效率,也可降低電費呢。

6) 慢性疾病患者,他們房間內的安全溫度

英國研究發現,肺疾病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在21°C,至少9小時之下,他們的呼吸症狀不易發作。尤其是夜晚的房間內,能保持在至少「9小時在21°C」之下,更是較舒服的環境。

7) 心血管疾病者

心血管疾病者,房間內一直冷,身體血壓會昇高,血液濃稠增加,促進猝死增加的機率。因此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是較安全的環境。

8) 白天建議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的健康是有利的。對於其他健康者,也建議房間內,能保持在18°C,更是較安全的環境

9) 夜晚建議

對於超過65歲以上、慢性病者,夜晚時間,房間內保持在18°C之上,對這些人,「夜晚睡覺,要併有保暖衣物」,才是有利的。

10) 特殊叮嚀

1.健康年輕者:冬天在家只要有保暖衣物、棉被或熱毯之下,房間內是否能保持在18°C,是不太重要的。

2.嬰兒房:國外研究發現,冬天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故建議嬰兒房最好在冬天,能保持在16-20°C左右。

11) 房間保暖溫度維持在18-20°C左右:冬天,如果房間內,溫度沒有維持在18-20°C左右,或兩房間温差大於 5°C ,容易發生猝死在家的。

黃軒提醒是慢性疾病,與老人脆弱族群,除了自己身體的保暖衣物,還有,不要使房間一直低溫,能保持持續的安全溫度,在冬天,真的是非常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