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日前法國總統馬克宏前幾天對美國的國事訪問,被認為是歐、美避免走向貿易戰的最後機會。但依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的觀點,如今看來,想要靠談判避免危機已然徒勞,歐洲可能要發起反擊,到世貿組織狀告美國了。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於幾個月前頒布,《通脹削減法》(IRA),從風力發電等清潔能源投資到電動汽車、電池及相關配件生產等,2023 年 1 月起,只要是主要生產環節在美國境內完成的綠色產業,就有獎勵高額補貼,計劃 10 年內撥出高達 4,000 億美元。

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價格暴漲,早就讓歐洲商家不堪重負,美國此時拋出巨額優惠,讓歐洲大小企業怎麼非常心動,紛紛想把工廠搬到美國發展。不僅是歐盟經濟領頭羊德、法兩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的企業,也紛紛加快將產業佈局轉移到大洋彼岸。

在歐盟官員看來,美國使出這一招,就是在為難歐洲。他們紛紛指責美國搞貿易保護主義,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將加劇歐洲工業生產萎縮。

於 10 月時,德國總理蕭茲表示要與美國就法案深入討論,他擔心美國的做法將引發一場巨大的關稅戰。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一針見血,認為美國正搜刮歐洲。

11 月,馬克宏兩度親自出馬,在愛麗舍宮設宴,一次召集了法國製造業巨頭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大戶,另一次叫齊了愛立信、沃爾沃、聯合利華、阿斯利康等一票歐洲頭部企業負責人,目的就是懇請大家將生產線留在歐洲。他還重提薩科齊時代的購買歐洲產品法案,期望與美國分庭抗禮,挽救歐洲的再工業化進程。

法國還決定與德國聯手反擊。當地時間 11月 22 日,兩國達成聯合聲明,共同打響歐洲經濟保衛戰,宣布將守護歐洲工業,聯合抵制美國這一法案。

馬克宏最近出訪美國,專家分析,馬克宏的任務之一,是向美國總統拜登表達法美關係之牢固;任務之二,是傳達歐洲的訴求,呼籲美國不要用咄咄逼人的《通脹削減法》,來懲罰歐洲。美國政治網站披露,馬克宏此行是代表歐盟 27 國意見,試圖說服拜登採納墨西哥、加拿大模式,給予歐洲部分行業豁免。

據分析,面對美國國會議員,馬克宏激烈抨擊美國損害歐洲利益的行為,但在與拜登會談時,他的語氣明顯緩和。法國希望被美國當成一位好友來尊重,馬克宏說,一個強大的歐洲盟友符合美國利益。

專家認為,現實很骨感。拜登在會談中允諾法案可作微調,會尋求讓美國國會修法。馬克宏雖獲價值 50 萬美元的白宮國宴款待,贏了面子,歐洲卻沒找回裡子。

據分析,這幾年,法國和歐洲的確被美國擺了好幾道,馬克宏此前多次批評美國損人利己,也有據可依。

第一回合:搶潛艇大單,2021年9月,美英澳成立小集團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奧庫斯 ( AUKUS ),把法國一腳踢開,撬走法國為澳大利亞建造 12 艘潛艇的世紀合同,馬克宏氣得召回駐美、澳大使。其後拜登親赴法國駐意大使官邸會晤馬克宏,外媒稱雙方和解。

第二回合:天價天然氣,烏克蘭危機開始以來,美國要求歐洲盟友共同製裁俄羅斯,導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不得不轉買美國天然氣。美媒《商業內幕》援引估算數據稱,從美國購買 6,000 萬美元一船的液化天然氣,運抵歐洲時價格飆升至 2.75 億美元,一艘船獲利高達逾 1.5 億美元。 2022 年 10 月,馬克宏在巴黎一場企業家大會上喊話美國和挪威,稱它們以其國內價格的 3 到 4 倍對歐洲國家出售天然氣,這可不是友誼的真諦。

第三回合:排外小圈子,2022 年 11 月, G20 峰會在印尼舉行期間,馬克宏就美國「印太戰略」、 AUKUS 把法國排除在外,再度表達不滿。

第四回合:《通脹削減法》,在 G20 會議期間,馬克宏已經提起美國《通脹削減法》對歐盟經濟的消極影響,此次訪美,這一問題自然是重中之重。但當馬克宏從美國回去後,歐洲人發現,一切並沒有改變。對此,專家認為,馬克宏對解決分歧有信心,其實只是一種外交表態。如美國果真將歐洲國家納入補貼範圍,只會增加歐企在綠色投資上對美國依賴,不符合歐洲自主的長遠目標。

據分析,究其根本,歐洲自主,就是歐洲脫離對美國的依賴。這是馬克宏執政以來的努力目標,也是歐洲多國越來越強烈的共同意識。

此前,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用行動表達不滿。他認為美國不夠重視歐洲所提問題,拒絕訪美出席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峰會。

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財務發言人費伯,主張對美國採取強硬方針。他指出,如美國在貿易保護主義道路上一意孤行,歐盟將不得不將所有酷刑工具擺上檯面,這肯定是核選項,當下沒人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敦促歐盟當局,就美國的行為盡快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朗格假定在歐美談判期間或可就《通脹削減法》實施達成一些小的變化,但他不認為在本質上會有太大改變。

當地時間 12 月 4 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聲,直指美方政策扭曲市場、分裂全球供應鏈,認為歐盟須採取行動,重新評估全歐資金供給,平衡美國《通脹削減法》實施帶來的競爭。

由於《通脹削減法》只有不到四周時間就將生效,歐盟能對美國打的牌,選項有限。這其中可能包括馬克宏提到的《購買歐洲產品法案》,以及如未來貿易摩擦升級,歐洲不排除向美國貨品加徵關稅以報復。

美國《政治》網站 Politico 歐洲版透露,通過歐洲主權基金向歐洲企業提供大量補貼,也是歐盟考慮的應急手段之一。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國家意識到,如要防止歐洲大陸變成工業荒地,必須趕在企業改變生產佈局前,迅速行動。

美國政治網站、卡達半島電視台新聞、英國《金融時報》、《經濟學人》等主流媒體均得出類似結論,即美國的經濟民族主義、美國製造、美國優先等舉措,正在破壞跨大西洋貿易,讓歐洲淪為受害者,加劇歐美間的緊張關係。

《歐洲時報》社論指出,對美國來說,美歐可以並肩作戰的領域僅限於意識形態共同體,對俄、中等國強硬,一旦觸及美國利益,對不起,武器、天然氣還得買美國的,投資只能流向美國,企業競爭力也必須美國第一。

經濟學家給美國補貼政策算了一筆賬,即使歐盟最大限度以牙還牙補貼自己的企業,競爭力最多只是美國的 1/4 。也就是說,買一輛在美生產電動汽車可獲 8,000 美元減價,而在歐洲買最多只有 2,000 歐元補貼。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法國總統馬克宏。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