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經 9 個月,從一開始的地面戰、混合戰,到現在多以導彈轟炸烏國基礎設施。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上月中旬指出,俄軍已經發射 4,700 多枚導彈。《大紀元時報》評論員周子定今 ( 5 ) 日也分析,俄軍導彈轟炸卻沒有打垮烏克蘭的 4 個原因。

烏克蘭在過去兩個月來,使用自己的 S300 導彈和美國、德國援助的防空導彈,取得不錯的攔截效果。據烏克蘭軍方統計,上月 15 日,防空部共擊落了 90 枚飛彈中的 73 枚。而在基輔地區來襲的 21 枚導彈,其中 18 枚被擊落,NASAMS 系統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而整個烏克蘭防空部隊的攔截率也高達 81%。而這種數據在過去幾個月中經常出現,攔截率近 7 成。

俄軍導彈洗地 打不倒烏克蘭 4 大原因

周子定指出,第一個原因是「巡航導彈速度慢且沒有規避能力」,巡航導彈一般是亞音速巡航,俄軍 KH55 導彈巡航速度約 0.6 馬赫,與民航客機差不多。而防空導彈的速度,一般都能達到 3 至 4 馬赫,連肩射的刺針飛彈也能到 2 馬赫。巡航導彈也缺乏規避能力,被鎖定後追上,幾乎就等於被摧毀。

烏克蘭獲得西方國家援助的「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先前社群媒體傳擊落俄羅斯Su-35戰機,後烏克蘭空軍澄清該畫面只是演習畫面。 圖:翻攝Kongsberg Defence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 NASAMS、德國 IRIS 系統軍援烏克蘭」。NASAMS 配備的是 M PQ 64 哨兵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能達到 120 公里,最大攔截範圍可到 50 公里,最大攔截高度能到 21 公里。攔截速度 0.7 馬赫左右的巡航導彈是小菜一碟。

IRIS 導彈是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聯合開發的空對空導彈,和美國的 NASAMS 防空系統非常相似。本身都是空對空導彈,被放到地面發射車上,變成了主動雷達制導的地對空導彈。德國此前表示,將提供 4 套 IRIS-T 防空系統、美國擬援烏 6 套 NASAMS 防空系統 ( 已交付 2 套 ),烏克蘭之前使用的是蘇聯時期的老式 S-300 導彈,在引進西方防空系統後,防空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個原因,在於「俄羅斯完全沒有取得烏克蘭上空的制空權」。周子定指出,俄國空軍一開始不僅沒有消滅烏克蘭空軍,也沒有壓制烏克蘭防空部隊,甚至反輻射導彈和電子吊艙的蘇 34 戰機,在烏克蘭上空被 S300 擊落,顯示俄羅斯的電子戰真的太差勁。這也讓烏克蘭的防空導彈部隊能夠從容的部署在中大城市周邊,起到防禦巡航導彈的效果。

第四個原因,則是證實了「導彈洗地對於軍事設施打擊能力有限」,周子定指出,想用導彈覆蓋一座空軍基地,至少需要 30 至 50 枚導彈。周子定也舉日托米爾機場的例子,俄軍發射 6 枚導彈,但僅有 2 枚打中停機坪,沒有造成任何戰機損傷甚至跑道都沒被摧毀。

俄軍的「S-300防空系統」。 圖:翻攝自@g900ap推特(資料照)

導彈洗地的最大用處 打擊民生目標

周子定指出,俄羅斯導彈洗地的最大用處,並不是用來打擊軍事目標,而是打擊民生目標。俄軍的導彈打擊,也讓烏克蘭多地出現斷水斷電的情況。

由於能源設施、民生設施的管道線路通常都集中在一點,俄軍只要針對中樞攻擊,就能造成大面積民生設施的重大損壞。民生設施的保護,也不如軍事設施能承受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的打擊,只要幾枚巡航導彈命中,就會造成巨大損失。

周子定也提到,戰爭初期烏克蘭的防空效率並不算高,但當時俄軍多是襲擊軍事目標,造成的損失也並不大,直到最近兩個月,俄軍開始將目標轉向民生設施,雖然烏克蘭攔截效率提升,但俄軍的襲擊卻能造成更大範圍的癱瘓。

周子定強調,導彈洗地威力沒有傳說的那麼大,但並不是宣傳導彈無用論,而是因為導彈對民生設施的打擊將會比想像中來得更大,對人民的生活造成的損失影響更嚴重。

防空飛彈系統NASAMS使用AIM-120C防空飛彈為主體,射程可達 25 公里,高度範圍可達 14-15 公里。   圖 : 翻攝自wiki.common

俄羅斯15日以飛彈狂轟猛炸烏克蘭全境的大城和能源基礎設施,消防人員在基輔一處受轟炸的大樓進行救援。   圖:翻攝MNS.GOV.UA臉書

敗逃俄軍在摒棄哈爾科夫占領區的同時,也不忘報復性的攻擊了哈爾科夫州第五火力發電廠,導致大爆炸及大停電。   圖 : 翻攝自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