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面臨通貨膨脹、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中國經濟衰退之際,主要研究機構對於今年與未來一年的全球經濟的預測均不樂觀,台灣為全球產業供應鏈中的重要一員,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升高必然也會對於我國經濟產生負向影響。根據經濟部公布今年九月外銷訂單統計資料顯示,九月外銷訂單609.3億美元,較上月增加63.5億美元,其中,在海外生產的比重為54.8%,但若與去年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19.7億美元(減3.1%),雖然今年四月、七月與九月的外銷訂單年增率出現衰退的現象,但是,累計前三季外銷訂單5,090.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74.4億美元或增5.7%。

由台灣的外銷訂單總額與來源國的分布可以看見台灣出口結構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對於美國、歐洲與日本等國的九月外銷訂單仍為正成長,對於美歐日與東協在前三季的訂單仍較去年增加,但是,今年前三季對於香港與中國的接單則是較去年減少10.6%,雖然台灣來自中國與香港的訂單減少,但是,來自其他主要國家的訂單仍是顯著增加,其中,美國與歐洲今年前三季的訂單分別年增10.7%與7.1%。

根據九月的統計,中國與香港除了在光學器材(如面板)、塑橡膠製品與或化學品等為台灣的最大接單來源外,資通訊產品、電子產品、基本金屬、機械等貨品均是以美國或歐洲為主要接單地區。由上述資料統計結果可以知道,無論從訂單的來源國的分布與不同來源國訂單金額的消長來看,台灣的經濟「倚賴」中國的說法並不成立,台灣出口也從過去的量變轉為質變。

民主國家與中國貿易關係的變化

中國過去以其龐大的人口資源與在台商的助力下成為世界的工廠,香港過去又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也扮演提供廣大中國製造業金融服務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與中國或香港的經貿往來關係都相當密切,台灣廠商生產的產品主要以中間財為主,主要扮演世界消費品牌廠商的主力代工廠商的角色,而非發展自有品牌。

富士康作業生產線。 圖 : 翻攝自九派新聞

因此,台灣的主要產品並非銷售給中國消費品市場,而是以美歐日等外國廠商為主要銷售對象,例如,台灣公司若可以進入美國蘋果公司供應鏈,對該公司的市值都有不少助益,相反的,台灣廠商可以進入中國品牌供應鏈對於這些廠商的市值卻未有太多的改變。

台灣真的受到中國消費市場高度影響的貿易多屬於受中國政策可直接控制且台灣本身無談判優勢的,例如,台灣農產品輸中、中國觀光客來台以及中國學生來台等措施,上述台灣與中國的往來關係也多已被中國政府禁止。

如果我們擔憂台灣廠商的出口過度集中中國,美國或其他國家廠商會必我們有更大的憂慮,因為這些國家的品牌都是台灣廠商的主要銷售對象,這樣的憂慮可以從2018年美中貿易衝突與科技管制後的各國主要廠商反應得到證明。

因此,片面地從出口數字來討論兩國的經貿往來關係並不正確,就如同法國或美國雖出口戰機或民航機給台灣,但我們不會將此數字「直譯」為歐美軍事或民航產業倚賴台灣。

全球化並沒有消失 只是中國加速退出

最後,在面對美國的科技出口管制政策以及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持續推動的情況下,全球供應鏈的移轉已在進行,新的科技技術、相關產品以及人才也無法再進入中國,因此,沒有中國的全球化是國際貿易的新模式,台灣對於中國的出口與訂單也將持續降低。

雖然在中共二十大召開期間,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強調將中國經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解釋為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收縮的理解是錯誤的,但是,在中共二十大落幕後,支持經濟開放政策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劉鶴、人行行長易綱、政治局常委汪洋與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等人將離開,中國的政治決策結果只是確定中國與民主國家經濟脫鉤將成為常態,全球化並沒有消失,只是中國退出了。

文/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本文獲央廣授權轉載)

高雄港。   圖 : 翻攝自高雄港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