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最受歡迎的動物大貓熊「團團」,日前驚傳出現癲癇症狀,震驚各界,不過至10月15日前團團未再發生癲癇症狀,活動力、食慾也恢復,原預計於18日回到前場與大家見面。不過10月16日保育員發現團團後之明顯無力,食慾、活動力等也大幅下降,因此園方再度安排團團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

北市動物園指出,原計畫在10月18日讓「團團」到大活動場與遊客見面,然而保育員在10月16日下午進行動物訓練過程中,發現「團團」左後肢動作較遲鈍,施予坐下定位指令時,後肢不易伸出就位。10月17日早上「團團」走路步伐緩慢,後肢明顯無力,食慾也開始下降,照養團隊為求謹慎且需要近身加強觀察,決定讓「團團」仍暫留置後場,以利密集追蹤掌握狀況。

而今年10月以來大貓熊「團團」的糞便量(食慾食量指標),除了10月12日總重為9.6公斤外,其餘天數均有10公斤標準,甚至達到15公斤以上的優良水平。但在10月16日「團團」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時,獸醫師進行檢查、血檢報告顯示「團團」並無感染情形,推測可能是腦部病因所導致。接下來觀察到「團團」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甚至不到以前平常的一半,「團團」也無法像過去一樣,依照指令用鼻子碰觸到目標棒,後腳步行狀態也不復以往。

園方說明,自10月16日開始,獸醫師投藥並給予輸液舒緩「團團」不適的症狀,保育員也從日常飼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E、B群、補體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補給品,並增加餵水的次數,讓「團團」維持足夠的體力對抗病魔。為了儘早確認「團團」的病況,同時安排「團團」在10月22日上午於台大附設動物醫院再度接受腦部MRI等檢查,檢查前後歷時約3個小時,「團團」於10月22日中午約1點左右順利甦醒,動物園將在各項檢查結果出爐後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討論,以為後續的醫療照護方向評估及建議。

園方再度安排團團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團團」在10月22日上午於台大附設動物醫院再度接受腦部MRI等檢查,檢查前後歷時約3個小時,「團團」於10月22日中午約1點左右順利甦醒。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將在各項檢查結果出爐後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討論,以為後續的醫療照護方向評估及建議。   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