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線電視節目「全民最大黨」,其中有個由藝人洪都拉斯扮演「阿洪之聲」電台節目主持人的短劇橋段,總以「這一切攏是阿共仔的陰謀啦」做為串場、結語。沒想到,幾年後的現實生活中竟出現類似情節。
沒錯!筆者講的就是國安局長陳明通與政戰局長簡士偉中將的出訪行程先後曝光一事。新聞一出來,馬上有媒體引述未具名「國安人士」發言指為「典型的境外認知作戰」,這不就是「這一切攏是阿共仔的陰謀啦」的「官話」版本嗎?或許確實為真,但這在兩岸「鬥爭」數十年來,這不是特例;而且,這兩個「事後曝光」的行程訊息,重點不在於行程被掌握,而是為什麼在那個時間點出國以及「假觀摩實畢旅觀光購物」的爭議。而或許「不知道」、「不好說」,部份過度關心人士就只好假借名義,導向什麼「認知作戰」、「情報滲透」這類不著邊際的「阿共仔的陰謀」。
國安局長陳明通在9月上旬被爆料「7月初」以公款赴泰國觀光。當時,國安局秘書室發出聲明稱「相關內容非屬事實;本局人員有關活動,一向不對外說明」,而7月時值「林智堅論文風暴」熱點,就有在野黨立委質疑陳明通此時出國是為「避風頭」、是「畏罪潛逃」,而執政黨委員則緩頰稱「縱使陳出國訪問、交流,也不稀奇,那是陳明通的工作之一」。而幾天後,網路上再加碼流傳陳明通入境泰國海關刷臉照,連下榻酒店和收據等資料都被公開,被質疑「情治首長海外行程遭到曝光,國安團隊的螺絲鬆了」。
9月22日,《中國時報》引述一個被稱為「中國媒體」的《中華時報》報導,政戰局長簡士偉中將率青年日報社長、政戰局心戰科長、文宣處上校參謀、心戰大隊中校中隊長及文宣處少校參謀等6人,於8月5至10日,赴夏威夷檀香山進行「觀摩」行程,報導稱美方高官臨時要務纏身沒來,以致整趟行程變成即將退役的簡士偉中將「畢業旅行」,6名將校高官的觀光購物行程。由於報導中曝光座車配置、用餐菜單等細節,於是被質疑「國軍保密疑似遭到滲透」。《中國時報》也被批評為「在地協力者」。
兩個案子幾近相同地都是發生了一段時間後,藉由網路爆料或其他小型媒體被揭露,這是不是「境外認知作戰」?可能是!但筆者認為,即使是認知作戰也不是讓國人「認知」洩密、滲透,因為都是已完成的行程紀錄,操作這些內容的目的應是在於質疑「公款觀光」、「觀摩變購物」這類涉及私德問題。其實筆者認為,國內部份幫忙辯護的機關、學者忙著扣上「認知作戰」的大帽子,其實只是提供認知作戰的另一種「選擇性」,用另一種「認知」企圖去導引、模糊真正的問題。
政戰局長赴美參訪算不算機密?浩浩蕩蕩6名將校出國能多保密?行前一定是經過邀約、協調安排等確認程序,政戰局才會上簽成案成行;而就算美方人員依約到場,整個「觀摩」行程一定還有空餘的彈性、休息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參觀景點、購物,能有多大罪過?至於座車配置、用餐菜單等細節,一是「時過境遷」、二是「真假難辨」,用以質疑「國軍保密遭到滲透」,說穿了就是「小題大作」。
至於陳明通「泰國行」到底是公務行程還是私人旅遊?國安局不願說明,有媒體爆料說是為了見「歐盟情報與態勢分析中心」(European Union Intelligenceand Situation Centre)主任。若為真,當然是公務行程,這直接關係歐盟與台灣之間的「安靜外交」,也就沒有「公款觀光」問題,但也就落實「情治首長海外行程遭曝光」的疑慮。只是泰國是各國情報活動密集和高度複雜的國家,陳明通這類「檯面上」、「明星級」人物親自出面跑這一趟,其實想不引人注意都難;可以想見的,陳明通與歐盟情報與態勢分析中心主任的會面,純粹就是見個面打個招呼,其中沒有涉及任何情報交換,才會便宜行事選在泰國,而台灣方面已經做到很嚴密的保密措施,才會順利讓本來預計10月訪台,卻遭中國阻擋的歐盟情報頭子能與台灣情治龍頭在泰國碰面,而且還保密了將近2個月才曝光消息。至於陳明通入境泰國海關刷臉照等資料,極有可能是中國在泰的「基層人員」,看到這位來自台灣的「大人物」,奉命蒐集所得,根本搞不清楚陳明通怎麼會在那個時間點出現在那個地方,這怎能扯上「情治首長海外行程遭曝光」?而用「境外認知作戰」辯解,筆者認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
現代戰爭中,「認知作戰」時刻都在進行中,大家應該認清,但任何操作者、指控者都必須警惕不能說謊、濫用。最近、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俄國入侵烏克蘭,在第一天傳出的黑海重要據點「蛇島」(Ostriv Zmiinyi),13位烏國邊防軍官兵拒絕投降,大罵「你們去死吧」,堅守到最後一刻,壯烈殉國。消息是烏克蘭武裝部隊發出,連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都盛讚英勇行徑,還授予13人「烏克蘭英雄」榮銜,成功塑造出被侵略者悲劇英雄角色與認知。但事後卻傳出,人數兜不攏(之前說13人,後傳19人)的士兵是遭到俘虜,還在換俘行動被換了回來,雖然澤倫斯基辯解:「有些官兵陣亡,有些遭到俘虜」,但這種前言不對後語的「失誤」等於是政府機關「撒謊」,還連累總統也得跟著「圓謊」。雖然在所謂親美、民主陣營聽不到批評聲浪,但事實上還是重創烏克蘭的形象。
「認知作戰」是一個競爭對手間新的領域空間,超越了傳統陸、海、空、以及多領域空間,本質是一種非常規的作戰方式,利用每一個人的心理偏見與反射性思維,透過訊息傳遞,引領解讀方向,進而操控思維反應,引發思想改變,產生正面觀感或負面影響。也就是說不論敵我,都會在這個區塊內交鋒;攻擊方當然會扭曲、假造、釋出攻擊訊息,而防禦方要能清楚解釋,讓事實說話,才能爭取更多信任,而不是烏賊戰、大放厥詞、空洞指控。因為說多了,就只會變成像是「這一切攏是阿共仔的陰謀啦」只有綜藝效果,反而使人麻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