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驅逐艦「希金斯號(DDG-76)」及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Halifax-class)巡防艦「溫哥華號(FFH-331)」,於本週(9月20日)由南往北通過台灣海峽。而不到一個月前,8月28日,2艘「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飛彈巡洋艦「安提頓號(CG-54)」及「錢斯勒斯維爾(CG-62)」由北往南穿越台海。接連兩次「雙艦」併行行動,在台灣大肆報導的同時,卻發現中國解放軍「異常低調」,就連消息曝光後,東部戰區、國防部的回應都如同「倒帶」、「重播」,用字遣詞了無新意。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根據紀錄,8月28日當天解放軍一共有10架次軍機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其中包括1架「武直-10」直升機,國防部標示位置在海峽中線中間,海峽最窄距離處;隔天「略為」加大力度,出動12架次逾越海峽中線。至於9月20日當天,是解放軍自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可能訪台,8月1日起連續50天機艦逾中線、擾西南之後首度掛「0」的一天;而在傳出美加雙艦穿越之後,9月21日,解放軍一口氣出動17架次軍機侵擾,其中出現「BZK-005」、「TB-001」及「彩虹-4」3種不同機型無人機。粗略可以觀察到的是,解放軍猶如「膝反射」式的反應動作,彷彿就是要給「上面」的一個交待。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中國駐美大使秦剛8月初要求美國停止軍艦穿越台海,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對台灣海峽享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但在2次美加軍艦穿越時,表現都相當低調溫和,專家認為北京如果限制美國海軍航行權,會讓其他國家船隻認為穿越台海的權利受到威脅,中國可能會擔心國際反彈,等於是破了中國大肆嚷嚷的「內水說」。筆者以為從國際觀察的角度看或許言之成理;但從台灣的角度看,似乎並沒改變解放軍機逾越海峽中線的事實,也就是說現況僅是重演當年解放軍還未成氣候時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6字游擊戰戰略戰術原則。美加軍艦來了,不正面交鋒,遠遠地盯著看著;美加軍艦走了,大量派遣各式機艦活動侵擾,給「上面」有個交待。

對於一個月裡兩次、而且都是「雙艦」通過台灣海峽,紀錄顯示至少在最近的4年中沒有發生過。這算是美國海軍更加小心謹慎?曾經擔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作戰處處長的舒斯特(Carl Schuster)分析:「鑑於中國的威脅及近來試射飛彈落入國際水域…讓兩艘軍艦一起穿越那裡的水域是比較謹慎的做法」。而8月的2艘「提」級巡洋艦,艦齡分別為36年及34年的「老船」;9月的DDG-76是比較早期的「勃Ⅱ」級、艦齡23年,至於加拿大的FFH-331也服役29年了。這些雖然都還是檯面上的主力戰艦,但如果筆者是解放軍指揮官不會不去考量其「邊際效益」,簡單地說是我打它划不划算?

1950年韓戰爆發,同年6月27日,時們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下令,美海軍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美軍隨即派艦巡弋台海,並訂定「台灣海峽中立政策」,直到1979年台美斷交,結束美艦長達30年協防台海的任務。筆者提這段歷史的目的在於想問,以今天解放軍的軍力與政治實現,儘管《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闖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第一關、儘管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度說「Yes」會協防台灣,有人認為美國軍艦還會像30年前在台海「巡弋」嗎?或者重啟1954年簽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那為何不堂而皇之與台灣建交?為何不直接派遣軍隊駐紮?

筆者認為國防只能自已建立實力,不可能倚靠各方的善意,烏克蘭的實例告訴我們,就算各國援助物資、武器,仗還是得自己打。建軍備戰要有完整的布局與準備,不是辦家家酒、玩戰爭模擬遊戲,更不是成天叫「認知作戰」,把自己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行程曝光怪給對方什麼「在地協力」;成天抱著美國、日本大腿就以為國安沒有問題,須知真的戰事興起,砲彈不會「認」你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也不會「看」你是友美、友日還是友中。老蔣(1937年時任中華民國實際最高領導人的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的廬山談話,「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在這個時空依然適用。美加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國際水域,對台灣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平常心看待就好,不必挾洋自重,也不必以為能有什麼證明、什麼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