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其子查爾斯三世繼位,英國王位的傳承邁向了新的一頁;這個新時代的開始,與英國皇室糾結一起的大英國協 (The Commonwealth) 以及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能否繼續凝聚長存,還是隨著世代的演進逐步衰頹,全賴乎英國國勢的興衰,更關乎世界民主潮流的衝擊與流動。尤其女王去世後,全國仍來不及哀悼國殤之際,原殖民地加勒比海國家安地卡及巴布達總理布朗(Gaston Browne)就表示呼籲 3 年內就該國成為共和國進行全民公投,這無疑對於聯合王國的政治發展予以震擊。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 70 年,就位於 1952 年,正當全球歷經二次大戰大毀滅後進入重建期之時。為了戰爭,嚴重的耗費了國家力量,也讓倫敦無力再掌控大英帝國舊有光榮時代的全盤勢力範圍,又難以應對戰後風起雲湧在各殖民地仍然在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尤其被稱為女王「王冠上的珠寶」–印度次大陸上發生的印度獨立運動,以及後續印巴衝突以及巴基斯坦分裂為兩個國家的諸多衝突事件上,英國完全應對無力,只能任由殖民地民眾自行推動歷史的演進,就注定了大英帝國殞落的徵兆。
從印度離去後,雖然,英王仍名義上仍然為紐西蘭、澳洲以及加拿大的元首;但是這樣的尊榮象徵性的儀式意味濃厚,英國真的有能力互動者只剩下部分加勒比海等等的國家,「大英國協」不再是象徵日不落國榮耀的名稱,不過是為了英國過去的霸業所虛應的政治圖騰罷了。
伊莉莎白二世見證了英國在世界各地殖民地紛紛獨立,她生前除了是英國還是 14 個國家的元首。事實上,加勒比海國家繼去年 11 年巴貝多修憲正式取消君主制,選出自己的總統。另一個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及巴布達總理布朗也表示,他有意在 3 年內辦理公投,將國家改制為共和國,即不再尊奉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大英國協目前有56個成員國,大多是英國舊殖民地,各成員地位獨立,他們對英國君主表示忠誠,但是英國並沒有統治權。各國自願加入,最新加入的 4 國盧安達、莫三比克、加彭和東加,甚至與前大英帝國並無歷史連結。
英國榮耀的衰敗當然前導於 20 世紀上半期兩次世界大戰打垮了英國的國力,如今,英國雖然仍為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席常任理事國之一,也仍然是世界十大經濟強國之一,可是不再具有過去喊水會結凍的實力,甚至有越來越糟的狀況出現。
這樣的經濟負擔讓英國不僅無力協助大英國協的貧困子民,英國國民更對於是否留下只有儀式意義的皇室開始有了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更別說在海外這些原來是被征服的殖民地,他們本來就跟英皇甚至英國沒有特殊的歷史文化淵源了。
安地卡及巴布達不是單一案例,以英王為國家元首的大英國協王國在加勒比海就陸續吹起共和國風,要廢除君主制。除了要廢除君主立憲制外,這些國家更進一步部要求英國對於過去利用黑人奴隸的錯誤歷史,賠償、道歉,這無疑地在這個曾經雄霸全球七海的日不落國打了滿臉豆花。
查爾斯接下來可能會看到更多國家降下皇家旗外,更棘手的將是面對蘇格蘭獨立事件的持續發燒,雖然英王不干政,但是號稱聯合王國的大不列顛,如果蘇格蘭獨立成真,大英國協是否存在都不再重要,因為聯合王國可能分崩離析,面臨國都不國的困境。
英國國王查爾斯(Charles III)。 圖:翻攝自英國皇室臉書 The Royal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