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民進黨參選嘉義市長的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他接受Newtalk(新頭殼)專訪時表示,文化是長期累積的成果,嘉義市過去有畫都之稱,知名畫家包括陳澄波、林玉山等很多的畫家、藝術家。2005年黃敏惠說要把嘉義打造成台灣的京都;2009年她第二次選的時候,說要讓嘉義市成為阿里山門戶的都市;2018她回鍋參選時,強調讓嘉義市成為西部的新都心,黃敏惠的講話,都沒有看到實際的內容。 

李俊俋表示,嘉義市是有百年文化底蘊的城市,應該善於使用文化底蘊的東西,包括未來如何與大家都要去的地方—阿里山做連結,這個部份要思考的是,不能只停留在嘴巴上講。黃敏惠執政13年對外講來講去,就只有一個陳澄波,事實上,嘉義市的藝文團體卻漸漸沒落。 

最近有藝文團體跑來找他,說他們是在嘉義市立案的藝文團體,現在都跑到嘉義縣去發展,因為嘉義縣免費提供他們在表演藝術中心可以駐館、駐點,嘉義市卻頭到尾都沒有聯繫。 

講到文化藝術,李俊俋說,應該結合現階段大家的需求,文化中心有沒有扮演這樣的角色?包括舊酒廠文化園區也快要沒落了,因為它是外包,又租給廠商,大家都覺得負擔很重,而且規定很多,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導致人愈來愈少。 

民進黨嘉義市長參選人李俊俋。 圖:李俊俋辦公室提供

他說,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不能只靠三不五時辦一個活動,這樣會沒有累積性,這是一個大問題。對於文化的發展,除了紀念以前的人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讓現在的藝文團體有發揮的空間,市府有提供場地、補助或發展的平台嗎?看起來都沒有。 

李俊俋說,嘉義市每年花最多錢的藝文活動是管樂節,大家每年都在看,每年的形態都一樣。管樂節最重要的目的是帶動嘉義的管樂風氣,因為又牽涉到升學的問題,學生最在意的是,是否可以透過管樂在推甄或其他升學管道上,拿到好的成績。 

每年管樂節把孩子操得要死,把老師操得要死,結果每年的形態都一樣,每年辦完以後,沒有留下任何東西,這要花多少錢?學生應該可以在管樂表演的過程中,累積升學需要的成績,這樣管樂節才能變成全民運動,讓大家共同參與。管樂節每年都沒有變化,變成形式,這個活動就要檢討它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李俊俋說,文化活動要對城市發展有幫助,嘉義市最多的就是活動辦過以後沒有留下什麼,例如「科學168」,這是學生的科學教育,很好,但後來演變愈來愈形式化,變成政令宣導,失去意義。 

這是治理城市的心態問題,必須思考對城市到底可以留下什麼?現在國中小校長、主任和老師,每天都在做政令宣導,應該讓教育人員回歸專業,在自己的本分上做好事情,這是市政府最重要的心態,包括文化、活動、交通等等實際執行應該依賴專業。 

不要把嘉義市的活動都變成只有鎂光燈、熱熱鬧鬧就好,這對城市沒有幫助。所以這次他的選戰的主軸是「嘉義不一樣」,所謂的「嘉義不一樣」,就是作為一個首長,必須讓這個城市有不同的翻轉,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須跟城市的發展有關。 

文化必須生活化,李俊俋擔任立委時期曾經嘗試過,他在北門驛每星期都辦音樂會,演奏者平常有自己的工作,利用休閒時間吹奏樂器,每星期都來表演,讓音樂生活化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一段時間辦完就算了。 

李俊俋說,他過去學過小提琴,偶爾很累的時候,就會把小提琴拿起來,當作放鬆的工具,有人喜歡吹薩克斯風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家投入、大家參與,這才是生活,而不是活動,活動應付過就沒有了。

李俊俋強調,文化不應該只是活動,而應該是一種生活。   圖:蔡坤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