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大將在今秋舉行,第一財經研究院《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指出,中國將在下半年面臨三大挑戰:疫情影響、房地產風險與青年失業率高等。該報告也建議中國當局應盡快推出救濟措施。不過,有專家認為這些建議都不具操作性。

據中媒《第一財經》報導,第一財經研究院《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指出,中國下半年經濟恢復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疫情、房地產風險、青年失業率與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加息所影發的經濟衰退等。

報告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暫時不會消失,民眾消費與企業投資也都受到一定制約,且房地產風險事件、爛尾樓等打擊民眾買房信心,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良性發展,再加上青年失業率高,將影響中國消費需求。

第一財經研究院呼籲,中國政府應推出穩定政策。針對疫情影響,該報告指出,由於目前常態化核酸檢測有效期間為 48 小時或 72 小時,除限縮民眾活動範圍外,也導致消費需求無法充分釋放,因此對整體消費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該報告建議,可在低風險地區放鬆常態化核酸檢測時限。如:若某地區一個月內未新增疫情,可將常態化核酸檢測時間擴大至 7 天。

不過,《大紀元時報》時事評論員王赫今 ( 28 ) 日認為,這些建議不具有操作性,因為中國在二十大前不會放鬆「清零政策」,在政治高壓下,地方政府自然不敢提出政策,也無人能承擔此後果。因此此建議不可能被採納。

至於消費問題,該報告建議應擴大消費、刺激政策,如:推出購物優惠活動,讓商家減免稅收,並鼓勵金融機構推出消費信貸優惠、在實驗城市向特定家庭或小型企業發放數位消費券等。

但王赫認為,由於中國經濟直線下滑,且據中國統計局 6 月份數據, 25 至 59 歲的人口失業率為 4.5 %, 16 至 24 歲人口失業率也上升至 19.3 %。因此無論人民是否有錢,都不敢輕易消費。

而房地產問題,該報告指出,必須化解房地產風險、重塑市場信心。因此「保交樓」為恢復房地產市場的第一要務。針對地方亂象,該報告認為,地方政府應成立房地產專項紓困基金,實行監管權力,協調房地產、銀行與消費者間的權益分配,以恢復該行業的信心。

不過,王赫表示:「房地產已經破滅了,中共只能力推『保交樓』,最後讓銀行擔責,但銀行將面臨呆帳壞帳。」

王赫認為,由於這之中牽扯到許多利益問題,即便銀行需要利益交割,當局也無法推出有效措施。因此,該建議也無法實施。

5月7日晚間,上海市閔行區居民與上海防疫人員「大白」爆發了衝突。   圖:擷取自Twitter@DWZ777

近日中國多處爛尾樓業主表示集體停止償還貸款,衝擊到大陸銀行體系。(示意圖)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