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個案,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於今(27)日在臉書表示,猴痘最強的危險因子有三:同性戀性行為、接觸確診者、疫區旅行,有演變為重症之可能,死亡率大約3.6%。

李建璋指出,猴痘是一個病毒傳染的水泡疾病,發疹之前會有發燒、淋巴腺腫、頭痛、全身痠痛及倦怠等症狀。截至6月24日,全球已有4147確診個案,有形成另一波新全球疫情的趨勢,也因此引發關注。除了同性戀,醫療工作者照顧病人過程也被感染,所以WHO近期召開改名會議,矯正猴痘是非洲同性戀疾病的刻板歧視印象。

李建璋指出,猴痘可以謹慎樂觀面對,不至於演變成下一波新冠病毒,原因為以下:第一,猴痘是DNA病毒,而不是RNA病毒,譬如說新冠病毒,變異快。DNA病毒穩定而不易變異。第二,猴痘對天花病毒疫苗有效,暴露前或暴露後使用都可以,約有85%保護力。第三,基因分析來看顯示目前的爆發還是來自同一病毒,而不是多點爆發。第四,猴痘的R0值約2-3,相較於Omicron R0值12,傳播力不至於不可控。

同時,李建璋點出最重要的抗疫步驟,「要啟動邊境檢疫,對於疫區歸國民眾發燒或是身上有紅疹都要主動通報與檢驗隔離,並且疫調。其次除了醫護,也要開放同性戀患者或是前往疫區旅行國民可以接種天花疫苗。」

李建璋認為,有了新冠經驗,這次猴痘一定要超前部屬,國內實驗室一定要依照WHO指南發展的檢驗需要有個可以提量增產的計畫。再來是疫苗一定會造成全球爭奪,疫苗JYNNEOS是減毒活性疫苗,由丹麥生技公司Bavarian Nordic 發展,相關單位也要想辦法引進。

李建璋於最後表示,「雖然我們可以謹慎樂觀,但是疫情累積的速度由線性成長快轉變成指數成長。」認為應該及早準備、提早面對。

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台大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於臉書針對猴痘的危險性說明。   圖:翻攝自Chien-Chang Lee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