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完成階段性任務,促轉會於今(30)日解散,代理主委葉虹靈提交任務總結報告,建議包括移除中正紀念堂大廳的蔣介石銅像、堂體功能及外觀應改造、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應破除等。對於蔣介石的功過,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今天質疑,當年中共一天到晚叫囂「血洗台灣」,換做是其他人掌舵,會有怎麼樣的作法?另外,他也提醒政府「莫忘轉型正義的初衷是為了社會和解」。
對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於5月28日表示,中正紀念堂是「所有民眾」的共同記憶、也是歷史的一部分,絕對不容許任何個人、政黨或少數官員,任意片面的決定改變,應該是在現有的基礎下共同討論加入其他元素,他也批評「目前疫情嚴峻,難道這是政府的優先?」
對於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施正鋒認為,二二八事件除了行政長官陳儀難辭其咎,國民黨政府內部派系鬥爭是關鍵,還有中共潛伏份子伺機興風作浪,更重要的是「台灣同胞」經歷半世紀日本殖民統治,對於祖國的高度期待因為相對剝奪感而極度沮喪,最終以軍事鎮壓收場,但「中國內戰延燒與官民感情隔閡交錯,蔣介石果真是罪魁禍首?」
施正鋒指出當時歷史背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先是代理總統李宗仁逃往美國,接著進入號稱人類史上最長的戒嚴時期,「一開頭老美雙手一攤,風雨飄搖,蔣介石恢復視事,政局直到韓戰爆發才稍微穩住陣腳」。接下來,毛澤東一天到晚威脅「血洗台灣」,先後有兩次台灣海峽危機,特別是八二三砲戰。「威權統治製造不少侵犯人權的悲劇,難免有刑求逼供、羅織入罪、甚至公報私仇等令人悲憤的事,然而,換做是其他人掌舵,會有怎麼樣的作法?」
有關本省人與外省人是否有差別待遇,施正鋒說,對於戰前出生的台灣人來說,欠缺栽培或許是一輩子的痛,但戰後嬰兒潮世代則難說有遭受差別待遇,「否則,三級貧戶之子陳水扁,哪有可能一路由台南一中念到台灣大學、甚至選上總統?」
針對蔣萬安在轉型正義上的立場,施正鋒強調,蔣萬安選上立委是否庇蔭於蔣介石父子,應該要問台北市中山及北松山的選民。「坦誠而言,他的問政風格算是溫文儒雅,有時候未免又過於溫良恭儉讓,儘管還有點羞澀,看來也嘗試跨出藍營舒適圈。」他指出,蔣萬安只提及蔣介石後期對於台灣建設的貢獻,算是委婉的「功過相抵論」。
施正鋒認為,蔣萬安不是選總統,要處理的不是國家定位的問題,而是「兩岸論壇」,蔣萬安提出在「共軍不擾台、對台灣釋出善意、雙方地位對等」三原則下舉行兩岸論壇,算是中規中矩,就看台北市民是否買單。「總之,轉型正義的目的是和解,讓台北市民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