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汙名女性,婦女團體近日發起「處女膜」正名行動,台大醫院形體美容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師戴浩志今天(26日)表示,台灣整形外科學會支持更名行動;他也直言,醫生也不知道該膜存在的功能,「處女膜」修整手術意義不大。

台灣女人連線與民進黨立委林淑芬3月時曾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就處女膜正名,台灣女人連線今再度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同時公布處女膜正名網路徵名行動結果以及連署行動。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陳書芳表示,據2個月網路徵名行動結果顯示,88.93%贊成重新命名「處女膜」、6.31%不贊成;贊成重新命名者中,38.9%認為應正名為「陰道冠」、27%認為應改為「陰道膜/陰道前膜」、支持改名為「陰道瓣」者佔15.76%。

陳書芳指出,該調查填答者生理女佔76.97%、生理男佔19.51%,而在這次徵名行動回應上,也看到嘲諷、取笑、厭女等語言,呼籲應從根本做起、加強性教育。

黃淑英提及,「處女膜」這詞,名不正言不順,器官都是按照功能、組成命名,但該詞卻跑出社會意涵文字,不希望有這樣狀況出現;她說,支持正名行動超過40多個團體,包含性別、婦女、新住民等團體,整個社會都支持正名行動。

黃淑英也說,教育部曾開會討論此事,但會議記錄上沒有把「處女膜」三字拿掉,而是重新定義,認為也可以叫做陰道膜、陰道前膜,但他們希望能把「處女」兩字能拿掉,因此他們明天將拜會衛福部,提交行動宣言,也期盼衛福部能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處女膜該如何命名,再由教育部更名、正名。

與會的台大醫院形體美容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師戴浩志表示,台灣整形外科學會支持更名,因處女膜這個名詞會造成誤解,事實上,「處女膜」是否完整與是否為「處女」並沒有關係,也不能代表所有判斷原則;他直言,處女膜修整手術意義不大,每個人的外觀、薄厚、洞都不同,醫生也不知道該膜存在的功能,「看起來是沒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