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CV-16)」編隊5月1日穿過宮古海峽到西太平洋操演,由於演練位置在日本沖繩南方水域,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持續性發布動態報告,一直到5月22日發布5月21日「遼寧號」等5艦終於穿過宮古水導進入東海準備「回家」。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參謀長)酒井良(さかいりょう)17日表示,自衛隊對於遼寧號進行的艦載機起降訓練十分關注,並直言「不難想像解放軍對航母的運用能力,會比海上自衛隊及防衛省所預想的更快提升水準」。只是台灣媒體對於就在身邊的隱憂,似乎還比不上一個地方選舉徵召提名人來的那麼重視,甚至有某反共立場鮮明媒體專欄作家,「唱衰」解放軍,稱遼寧號在俄烏戰爭期間出動,讓外界看穿中共航母的「真實戰力」,成為一大「敗筆」。看法冏異!您是應該聽實際帶兵的將軍所言?還是紙上談兵的作家分析?又或者反正國防部沒說,國安局沒講,聽不到、看不到,就不必在意關心?
專欄作家說「遼寧號」在太平洋上操演兩周後循原路返航,從日本的監控資料來看,有將近一周的時間沒有更新動態,推測可能是在法理上較遠的海域,雖然眼睛看著,卻不便多說;而另有媒體報導,稱原本提供航母編隊的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舷號901)」悄悄「換手」,由另一艘油彈補給艦替補,「顯示中共航母編隊可以執行『持久戰』與『消耗戰』」,但回航的動態報告中,901仍在編隊當中,顯示單單一條901補給艦就「應付」了整個編隊21天的吃喝消耗。該信誰的?筆者認為訊息紛亂,但「從嚴從難」、不要輕敵,就不會有錯。
假設,「遼寧號」航母編隊不是春日郊遊,這21天的西太平洋操演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地方。首先,根據日防省最早公布的資料,「遼寧號」與055型驅逐艦「南昌號(舷號101)」、052D型驅逐艦「西寧號(舷號117)」、「烏魯木齊號(舷號118)」、「成都號(舷號120)」,052C型導彈驅逐艦「鄭州號(舷號151)」、054A型護衛艦「湘潭號(舷號531)」,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舷號901)」等8艘艦艇在1、2日分2批穿過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南下。但監控資料顯示,最初的頭兩天,5月4、5日僅有5艘參加演習,6日才有6艘軍艦演訓,之後都是2艘驅逐艦與1艘油彈補給艦「陪」遼寧號練兵。為什麼?既然沒有要那麼多「陪練」,為什麼要大張旗鼓出動那麼多船艦?是船隻故障?還是沒學會船團指揮手忙腳亂?又有沒有可能是分飾紅、藍軍,由055、052D扮演美軍「勃克級」、日本「金剛級」,052C、054A扮日本「村雨級」、「高波級」、「秋月級」,做小型海戰摹擬?
其次,專欄作家說「在遼寧號的甲板上只看到9架殲-15」,但日本觀測到遼寧號航母每天都在進行艦載機殲-15進行起降作業,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中,特別點名遼寧號在沖繩南方的太平洋連日實施艦載機起降次數總計逾100次,而之後防衛省統計,遼寧艦在這段時間起降艦載戰機及直升機超過200次。統合幕僚監部公布有遼寧號「各角度」戰機起降的照片;除了殲-15外,還有「直-9」、「直-18」等機型。某種程度從寬假定,就是對飛行甲板作業的強度演練,考驗海況天候、操作指揮、檢修維護、故障排除的各種可能狀況,也正因如此才會讓日本海自覺得解放軍對航母的運用能力可能會比想像中更快速提升。
那位反共立場鮮明媒體的專欄作家觀察仔細,除了說只看到9架殲-15外,稱從日本拍到的照片顯示,殲-15起降機腹下僅掛載2枚中程空對空「霹靂-12」導彈,兩側機翼下各掛載1枚「霹靂-8」短程空對空導彈,並指出是「山寨」1980年代飛彈,推估殲-15僅有「空戰」沒有「空襲」能力,「與美、日的F-15和台灣的F-16或許能周旋一下,但顯然不是F-35和F-22的對手」。但起降操演的重點在於重量而非彈種,「遼寧號」的滑跳式甲板缺點就是起飛重量有限制,必需減少載彈量;因此,殲-15到底有沒有能力在「空戰」之外,對遠程的海上、陸地目標有威脅能力,所要參考的恐怕是在其他訓練場合上的實彈驗證,而不是這次眾目睽睽的「耍把式」。
下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解放軍東部戰區發布的訊息,稱「5月6日至8日,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常導等兵力,在台島以東和西南海空域進行實兵演練」。當大家對「常導」2字大作文章之時,筆者反而想問:為什麼是5月6日至8日?就國防部公布的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動態來看,數量最多的是6日的18架次,隔天就只剩零頭5架次,8日再減剩2架次,如此虎頭蛇尾叫什麼組織實兵演練?儘管3天都有反潛機繞過巴士海峽到達遼寧號編隊所在海域,加上第1天2架次轟-6長航到台灣東部,但都沒有戰鬥機護航,這樣的演練有實戰價值嗎?「常導」兵力也不見發射了什麼導彈,打中哪裡。筆者突發奇想,假設那3天「遼寧號」等艦是扮演美日援台的艦隊呢?東部戰區以數位摹擬加上反潛機、轟-6機長航參數,主要演練「區域拒止」,而不是攻台呢?是不是有這樣的可能?而解放軍設定的「3天」,是不是就代表他們估計就算在美日援台艦隊介入下,「3天」就可以達到他們要的戰果?至於有國防部資深將領指出,遼寧號航母編隊的演習位置幾乎都是台灣海軍在作戰時所編成「62特遣隊」的疏泊區,等於是將我海軍戰艦躲避共軍攻擊的安全區全消滅部份,不能說是多慮,但若是如同筆者前面的假設,海軍「疏泊」的這個意義就值得再思考了。
國內有專家從俄烏戰爭、「疏泊區」遭搶佔、美國務院拒售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等面向分析,認為美國希望台灣汲取烏克蘭戰爭經驗,採購「有用的武器」對抗中國大陸,例如比M-109A6更先進、射程達40公里的M-109A7自走砲;射程達300公里、簡稱「海馬斯」(HIMARS)的M142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以形成本島和大陸「兩個灘岸」的決戰;至於台灣海峽則是100套岸置魚叉攻艦飛彈和自力研發的雄二、雄三;空中則由「愛國者」等防空飛彈防護;對於已經登陸的共軍,那就需要大量的攜帶型武器例如無人機群、FIM-92「刺針」防空飛彈和FGM-148「標槍」反坦克飛彈。那位博士專家,甚至建議將海軍立志「以小博大」,發展光華六號、沱江級艦艇,戰時都改成無人操作並裝載炸藥的海上「神風特攻隊」,把所有的艦載飛彈丟向解放軍航母之後,接著高速撞擊,即使被擊沉也無所謂,因為是無人艦艇;不指望擊沉解放軍航母,只要能夠擊傷使其退出戰場,就算大功一件;還同理推論報廢的F-5和早期型號的F-16戰機改裝成無人自殺機,「發揮老舊戰機的餘熱」。但筆者要問這真的行得通嗎?
世界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不管武器裝備性能、戰術素養、補給和總體作戰能力都令人跌破眼鏡;加上普丁(Vladimir Putin)像寓言故事「狼來了」的那個放羊的孩子多次放話使用核武,卻不敢有任何動作,讓世界產生「紙老虎」的印象。只是這樣的場景在台海會重複發生嗎?渡海作戰難道像俄羅斯把坦克開過邊界一樣簡單嗎?習近平會像普丁一樣猶豫有顧忌嗎?被稱為「豪豬」或「刺蝟」的不對稱作戰當然可以描述出一個付出高成本、以拖待援的戰場樣貌,但別忘了人命不等同於「豪豬」或「刺蝟」,而且是在對手不是想拿到一片斷垣殘壁、瓦礫廢墟的狀態才會有用。筆者認為,還是仔仔細細地蒐集情報,各方假想分析,「料敵從寬」、「以敵為師」、「師夷長技以制夷」,才是面對台海危機該有的態度。另外,俄羅斯據稱擁有5977枚各式核彈頭,如果被逼到「狗急跳牆」,普丁是不是認輸不用?誰能說得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