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國際護理師節,在新冠疫情肆虐,本土病例節節攀高(當天6萬5385例)的時刻,朝野所有政治人物都藉由各自發聲管道,為護理師們加油打氣。但老實不客氣說,根本就是做做樣子,一年就這麼一天;過了午夜12點,就等363天後,再來感謝,再來呼籲重視,幾年前的文案再拿出來使用,改改日期、換個主詞,毫無違和感。

內人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工作,就在護理師節的隔天,在工作的診間裡摔了一跤。為什麼呢?因為有其他護理師陽性確診不能來上班、有同事必須照顧未成年孩子請防疫照顧假不能來上班,所以人力調度緊迫。行政高層找了個完全不懂的其他科別人員搭配頂替,看似一個蘿蔔一個坑填好,這頂替的同事也只有「兩個不會」(這個不會,那個也不會),但等於會的那個人不但要做自己本身的工作,還得加重做另一個搭配者的工作,忙得暈頭轉向,於是在診間發生眩暈摔跤意外。

新冠疫情緊繃,醫護人力吃緊;但年年喊「終結血汗護理師」、「改善醫院護病比」,都似乎都沒能實際解決。 圖:翻攝自衛福部立桃園醫院臉書(資料照)

「跨科支援」的問題,2年前國民黨還在江啟臣擔任黨主席的時代,就在慶祝護理師節記者會上就曾有護理師「落淚控訴」過;當時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現在競逐台北市長寶座大位呼聲頗高的蔣萬安提出「終結血汗護理師」、「改善醫院護病比」、「提高夜班輪值費」、「提升護理師尊嚴」等4項政策主張,希望以實際行動替護理人員建構更友善、更良善、更完善的工作環境,打造台灣更健全、更周延的醫護體系。照片拍了,記者會開完了,政策主張上新聞了,2年過去了,現在呢?

在護理節前一天的5月11日,朝野立委與國民黨分別舉行記者會挺全國護理師,國民黨副祕書長李彥秀與具醫療背景的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加拿大護理師9成4在職,但是當前台灣逾30萬取得執照護理師,卻有高達37%不執業,原因在於護理師『錢少事多』,住院一床一天護理費不到700元,待遇應檢討」。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全聯會則是呼籲,未來能以先進國家「護病比」為目標,滾動式調整3班護病比,由目前約1比9以上達國際標準的1比5。有沒有很熟悉?是不是改改日期、換個主詞「再次上桌」?那過去2年,主管機關做了什麼?朝野立委做了什麼?

2020年5月12日,國民黨召開記者會,希望以實際行動替護理人員建構更友善、更良善、更完善的工作環境。 圖:國民黨提供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5月7日發出「S.O.S求救信號」:居家隔離也得認命上工,連台大醫院都失守、2名護理師「硬扛」100個病人,「感染真的不是我們害的」、「你共存,我倒楣」,此刻確診才是醫奴的救贖?提到疫情最嚴重時的台大急診,2名護理師必須負擔100名病人的照顧事宜,包括檢體採集、抽血留尿、撰寫護理紀錄,還有各類無關醫療的工作,包含幫忙跑腿拿外送餐點、忍受病人等不到住院病床的不滿咆哮。稱業界瘋傳,護理師得知確診以後反而大喜過望,同事紛紛留言道賀,因為終於有合法理由遠離如地獄一般的工作環境。若政府再不正視與改變現有制度,立即出現的離職潮指日可待。但事實上,這種離職「威脅」在2年前國民黨那場記者會上就出現過,那時出席護理師轉述醫院管理方的說法是「不聽話就不要做」。跟所有企業界一樣,對有經驗的員工並不珍惜,因為可以用更低的薪資找來「年輕的肝」。

2020年1月20日,因應新冠疫情,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5月,台灣已經歷經國門封控、武漢撤僑、口罩實名制、首例死亡暨社區感染案例、敦睦遠訓支隊集體染疫事件;在5月10日,台灣累計超過28天沒有本土病例,防疫有成被視為全球公衛模範生。但誰都沒想到,之後的變異毒株Alpha、Delta接連創傷台灣,2021年5月15日,行政院宣布雙北實施「三級警戒」;5天後,5月19日擴及全台。「三級警戒」措施實施至7月27日,共計73天。接下來的Omicron,看著鄰國日、韓每日上萬確診,台灣突然從2022年4月15日突破千例到28日摜破萬例,只用了短短14天!看起來好像是殺得措手不及,但換個角度想,台灣不是比人家多了很長一段的觀摩學習時間?台灣學到什麼?又做了什麼?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5月7日發出「S.O.S求救信號」,控訴新冠疫情下醫護的處境。 圖:翻攝臺大醫院企業工會臉書

應對數十到數百病例時,民眾配合「簡訊實聯制」紀錄足跡,醫療方面:熱區設篩檢站、徵用防疫旅館、開設集中檢疫所、啟動專責及應變醫院,有模有樣、也的確有效防堵了病毒的擴散。但面對成千上萬病例時還是這幾招嗎?醫護量能撐得住嗎?在「清零」與「共存」中搖擺失去先機,從新聞上只看到包括「居隔之亂」、「保單之亂」、「篩劑之亂」製造出整個社會動盪,消耗醫療能量。醫師、護理師同樣是人,同樣上有老下有小,同樣吃五榖雜糧,同樣有交際生活,同樣可能染疫生病,所以討論所謂醫療量能時,必須把醫師、護理師當成是個「人」來對待,不要變成一個「數字」、一個無法拒絕的「勞力」處理。

筆者當然可以體會「當家」之苦,知道站在外頭指指點點比實際做事簡單地多,但仍想多話建議主事者重新思考最終要追求的是什麼?逐一解開難解的結,確保包括非感染新冠病毒民眾的就醫權益。渡過這波疫情,緩解燃眉之急後,希望主管機關、朝野立委好好思考如何回應「終結血汗護理師」、「改善醫院護病比」等問題,護理師面對的不僅有來自病患或病患家屬的醫療暴力,還有職場行政的不公平、不合理,不要每年就只在5月12日「例行公事」發文感謝,其他的等363天後再說、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