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蘇貞昌18日主持「行政院文化會報第6次會議」時報告,為落實國家語言的保存及發展,政府已成立「國家語言推動會報」,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而政府也預計5年投入300多億元預算,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從「靜態」、「動態」兩大方向來努力,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接觸及學習自己的母語,並讓語言自然融入生活中使用。

此外,為發展與傳承傳統表演藝術,政府將透過各部會協力合作,從培養欣賞人口、傳承及培養演出人才、增加傳統表演藝術整體演出機會等三方面著手,並善用科技,將傳統表演藝術發揚光大,讓孩子從小開始接觸藝術、各類劇種,使傳統藝術得以保存與推廣。

蘇貞昌於會中致詞時提到,疫情嚴峻,許多受衝擊的藝文產業要維持既有的發展,已相當不易,在語言與無形文化資產方面,更是容易被忽略,非常感謝委員們除了平時給予指教外,今日亦能與會針對前述問題共同交換意見,希望能進一步形成共識。

隨後,蘇貞昌聽取文化部「本土語言推動的策略與作法」報告後感嘆,他歷經政府用力量打壓語言的時代,在他小學、中學時期,在學校講母語會被處罰,當年因為被打壓,所以深知母語的珍貴,現在沒有被打壓、自由發展,反而有瀕臨危險和消失的危機。

蘇貞昌續指,有鑑於此,他擔任全國最高行政機關首長後,即持續運用國家力量來保存即將消失的母語,也感謝台灣這一片土地與人民,讓他有機會能夠為國家、為人民做事。台灣的母語已到了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必須將母語妥善留存下來,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蘇貞昌重申,政府的語言政策是雙軸併行,一方面成立「國家語言推動會報」,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落實國家語言的保存與發展;另一方面,也致力提升國人英語能力。政府不是要推動一個國語、一個英語的雙語政策,而是基於國際貿易、涉外事務及旅遊等需要,強化國人英語能力,以更具備國際競爭力。

蘇貞昌說,語言的學習必須融入生活之中,並能夠活用,不是死記硬背,應善用電視、電影、遊戲、漫畫、網路及科技等各方面,讓語言的學習更加有趣,同時製造更多機會及場合來使用語言,才能展現效果並持續推動下去,例如30多年前他擔任屏東縣長時,即致力推廣排灣語、魯凱語等族語,並編寫教材與錄音帶,同時他也親自帶著客家小朋友到全台各地表演;

蘇貞昌提及,當年他出席屏東當地母語演講比賽頒獎典禮時,發現在場學生大多背誦演講稿,雖然在比賽時說得流利,但卻流於表演形式,會「演」不會「講」,實際生活對談時仍不太會講母語。因此,他此次再度就任行政院長後,即要求教育部調整演講賽事的評比模式,融入生活情境,讓參賽者在比賽過程中能夠活用語言,

蘇貞昌指示,政府預計5年投入300多億元預算,由「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從「靜態」、「動態」兩大方向來努力,讓大家有更多機會接觸及學習自己的母語,並讓該領域傑出人士更能夠獲得表揚,請文化部及各有關部會參考今日委員所提意見持續努力。

針對文化部「傳統表演藝術的現況與發展策略」報告,蘇貞昌透露,他小時候會特別存零用錢購買布袋戲偶頭,人偶服裝則用手帕替代,並把握下課短短的幾分鐘,在同學的椅子下方演出布袋戲,吸引全班同學圍觀欣賞。蘇貞昌指出,文化部已就傳統表演藝術發展所面臨的人力斷層、缺乏穩定經費與演出機會、民眾參與意願低等困境,提出支持體系。

蘇貞昌續指,除了人間國寶指定登錄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也採取師徒制進行傳習;透過駐團演訓、演出,積極培育新秀;輔導民間劇團推廣創新,打造台灣戲曲藝術節,並辦理各式營隊、完備戲曲基地;同時也透過亞太傳統藝術節、輔導團隊參與國際展演,增加國際交流。為發展及傳承傳統表演藝術,請各部會就三大面向持續努力。

蘇貞昌說明,在培養欣賞人口方面,為提升學生對傳統表演藝術的興趣,請教育部與文化部共同研議,強化結合學校體系,規劃適合不同學齡的課程,並鼓勵參與相關活動,例如安排一年一次的傳統藝術表演欣賞活動;其次,在傳承及培養演出人才方面,請文化部就資深藝人的技藝保存傳承,強化數位記錄保存及後續傳承推廣應用,並協助習藝生與就業市場接軌。

最後,蘇貞昌表示,在增加傳統表演藝術整體演出機會方面,請各部會共同合作提供舞臺,在業管範圍、舉辦活動時,多邀請傳統表演藝術相關團隊,增加其演出機會,協助推廣。相關部會亦應善用科技,將傳統表演藝術發揚光大,期許透過這些務實作法,讓孩子從小開始接觸藝術、各類劇種,使傳統藝術得以保存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