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 3,859 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 3,766 例本土個案及 93 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病例比昨天增加 26 %左右。而隨著確診者增多,被匡列為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大量增加,不少民眾都不知道後續該如何應變。對此,時事評論家汪潔民質疑,為何現今有疫苗與快篩,卻還要「親密者居隔」,併嘲諷防疫政策仍活在「弓箭刀槍」時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20 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出示圖表,解釋當今「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應變流程。陳時中指出,若民眾曾接觸密切接觸者,便須自我健康監測,等待該名接觸者的採檢結果出爐,若該名接觸者陽性確診,民眾就會轉為確診個案的接觸者,後續將依密切接觸者流程執行相關防疫措施;若該名接觸者為陰性,民眾就可解除自我健康監測、正常生活。

陳時中也提供圖表供民眾了解密切接觸者的後續處置流程,若民眾是密切接觸者,須居家隔離 10 天,並在匡列時及期滿時快篩 1 次,若皆是陰性,隔離期間也無症狀, 10 天期滿即可結束隔離,並接續自主健康管理 7 天;若隔離期間出現症狀,則須自行快篩,陰性就繼續隔離至期滿,陽性則進一步 PCR 採檢確認是否染疫,若確診,後續就視是否符合居家照護條件,進行隔離治療。

至於民眾在被匡列時與隔離期間的 2 次快篩,一旦出現陽性,就須進一步 PCR 篩檢確認,若確診,後續也依照是否符合居家照護條件,進行隔離治療。而陳時中強調,隨著病例數大量增加,目前已由精準疫調改為重點疫調,疫調追溯時間由發病日前的 14 天縮短至日前的 4 天,指揮中心 20 日上午也已發文給各地方政府,進一步縮短疫調時間為 2 天,主要是匡列親密接觸者。至於開立居隔單,目前都已電子化,正在改善資訊系統。

對此,汪潔民批評,以前沒有快篩、疫苗,所以才有居隔,「現在有疫苗、有快篩,為什麼還要有親密者居隔?」他嘲諷 :「我以為現在打仗還用『弓箭刀槍』呢!」

汪潔民(左)質疑「現在有疫苗、有快篩,為什麼還要有親密者居隔?」   圖:翻攝自汪潔民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