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確定五月訪問東京,參加美、日、澳、印度的四方安全談話(QUAD),美日兩國也將舉行經濟版「2+2」會談(外交與商業事務的部長級會議)。可以想見,除了在安全上圍堵中國之外,經貿合作和產業供應鏈更是美國在「印太戰略」佈局的重要拼圖,尤其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預計五月成立,屆時,首輪成員國名單和協議內容都將是各國政經矚目焦點。拜登此次拜訪亞洲的一舉一動,頗有向印太戰略同盟宣告「美國重返印太了」!呼應美國《2022國防戰略》(2022 NDS)將中國視為本世紀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

國際大氣候牽動地緣政治小氣旋

兩極的國際大氣候約末在2018年美中貿易大戰以後成形:一邊是低人權、高市場准入門檻(market acces)的北京共識,另一邊秉持自由貿易精神的華盛頓共識;一邊是倚賴中國一帶一路奶水的紅色供應鏈,另一邊基於共同自由民主價值的印太戰略同盟。直言之,全球政經的國際大氣候發生極大轉折,好比如溫暖期進入小冰河期,連帶牽動地緣政治的眾多小氣旋,不論眾多企業和工廠的主觀意願為何,必然根據比較利益和機會成本,選擇加入某一方的供應鏈陣營,或是將供應鏈拆分成「美國隊」與「中國隊」,以符合該方陣營之規範。 

相較川普時期的單打獨鬥,拜登政府之所以在印太戰略之下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正是著眼於「拉幫結派打群架」。國際大氣候的「勢」已經成形,美國重返印太是勢在必行,又印太地區是兩大集團的兵家必爭之地,中國也積極利用一帶一路的經濟紅利來獲得影響力,美國除了傳統安全保障拉攏盟國外,也正在思考透過「經貿合作」來因勢利導。一方面填補美國在區域經濟合作協議上的空缺,新建立一個多邊且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經濟框架;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美國技術與市場換取圍堵中國在印太的經濟影響力,比如延續美日數位貿易規則,在數位貿易上坐實「美國規則、美國標準」,使之成為印太戰略同盟的協議內容,進而阻斷「中國隊」供應鏈的發展。

尤其在疫後,各國認知到「供應鏈韌性」的極重要性,2021年爆發的「矽晶圓缺貨潮」更引發汽車、手機、PC和筆電等產量的嚴重下滑,美、日、德等國政要紛紛與台灣經濟部連線,為了就是能插隊優先排上半導體訂單。全球供貨和市場的大亂,其後座力迄今還未結束。這凸顯在國際政治結構的變遷過程,台灣始終鑲嵌在全球生產供應鏈的之中,從而以「經濟生產」反過來確保國家「安全保障」。然而,這也有安全上的隱患,一來是各國對台積電的虎視眈眈,紛紛要求其至該國設廠,確保本國供應鏈韌性;二來台灣也不應只有一座護國神山,比如在俄烏戰爭,戰時能夠配合政府動員的軍工產業才是烏克蘭打持久戰的關鍵,台灣政府應要著眼於培養民間自主研發與生產的軍工複合體產業鍊,而不是完全集中在一家一部一院一人之下,護國神山當然是要像韓信點兵,兵強馬壯、多多益善。

地緣政治小氣旋下的台商選擇

台灣去年成為美國第 8 大貿易夥伴,與美國的雙邊貿易總額是1,14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3 兆 2,866 億元)。但台灣主要的出口對象是中國及東協國家,因而中共對台統戰的宣傳刻意以此為基底,一來製作「口惠實不至」的惠台政策,其目的是為了做大內宣,二來國台辦宣稱RCEP生效後,台商可借道中國將產品出口至東南亞。而事實是,台灣出口產品多以電子零組件與機械零件等中間財為主,尤其電訊資通及半導體產品早在WTO《資訊科技協定》規範下,已經享有零關稅的出口條件。換句話說,台灣出口到RCEP成員國的產品約有70%早已免除關稅,這是國台辦不願意面對、也不願說出的真相。

台灣政府與台商都需要謹慎思考一件事,也就是美國主導印太經濟架構的目的並不簡單,其更多的是在為新興產業豎立「美國規則」、建構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美國標準」。如果台灣不能成為印太經濟架構的會員國,很有可能在國際政治板塊的變動中,失去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如果台商缺席這場討論,很有可能未來會在技術研發和產品服務上遠遠落後其他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