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2019年,根據某雜誌的調查顯示,僅15%左右的子女覺得「父母很了解我」。為何這個比例會如此的低?又父母是誤踩了那些孩子的溝通地雷,而有如此的調查結果出現?

親子間的溝通障礙

父母與孩子間的溝通可能會有以下狀況,因此產生溝通障礙:

命令或指揮:

父母以權威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以及命令孩子來行動,完全是屬於單向溝通,而未了解孩子的需求與感受。 孩子剛開始可能會願意聽從父母的命令,但時間久了之後孩子自然而然會發展出躲避父母的對策或是反抗的心態。

警告或威脅:

常聽到有長輩會說:「你如果不聽話,警察伯伯會來抓你唷!」這其實就是很典型的威脅語句,甚至是不符合現實的,孩子剛開始可能會感到害怕而服從,久了之後就會明白父母是誇大其詞,而不再信任父母所說的話。

羞辱或嘲諷:

父母很常用羞辱的方式或語氣來嘲諷或挖苦孩子而不自知,比如:當孩子不整理房間時,可能會說:「你怎麼這麼懶散,這樣長大一定沒有出息」,或是「連房間都整理不好,你還能做什麼?」我們以為這些話是在激勵孩子,實際上是在重挫孩子的自尊與自信,當孩子將這樣的言語內化,也可能會讓他給自己更多的壓力,甚至陷入無力、挫折的狀態當中。

疏離或否定:

當孩子未能遵從父母的指令時,父母很容易說出:「我不要管你了,隨便你」或是「你如果… …,不干我的事」。對孩子用否定的態度或是語氣,用疏離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但實際是對自己在帶領孩子時的狀態感到挫折,而將這樣的情緒直接傳達給了孩子。

先入為主或是自作主張:

比如:父母可能會說:「就是因為你上課不認真,作業才不會寫」,而忽略了孩子可能真的在學習上有什麼困難,沒有被了解,讓孩子產生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可能真的就會喪失對學習的動機,甚至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沒有被看見,而自我放棄。

三步驟親子溝通模式:覺察、換位、溫柔

1.父母必須先覺察並正視自己的情緒

上述所指出的溝通障礙的情境,其實都是原在於父母自己本身先對孩子的行為出現了負向的情緒,因此可以先讓自己深呼吸,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或是身體感受,再來思考如何處理孩子的行為或是狀態。

2.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的話,我想要什麼?我想做什麼?

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後,可以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要透過這樣的行為得到什麼或是希望達成什麼?孩子的想法通常很簡單,可能是想獲取父母的注意,或是故意與父母爭執,希望獲得效能感,甚至純粹就是表現的無能,而希望父母能夠協助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事情。

3.我可以如何幫孩子的忙?

了解孩子可能的想法後,可以先跟孩子確認內心的想法是不是這樣?如果孩子較不善於表達,也可以先觀察,而不是一開始就下定論,認為孩子一定是故意跟自己作對,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想了解自己的心意,溫柔的對待孩子,而非一開始就出現責備。

當親子之間的溝通模式漸漸以這樣的方式形成,也才能減少彼此之間溝通的障礙,或是讓孩子出現拒絕跟父母溝通或是防衛自己的狀況能漸漸地改善。

作者/沈晏羽 臨床心理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全觀心理健康中心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