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機關報《人民政協報》一篇題為「促統必須同時和島內『兩股』勢力作鬥爭」的報導在台灣掀起討論話題,內容批評國民黨迷失方向,點名日前訪美與美國親台議員見面的陳以信與曾經提案「台美復交」的林為洲等兩位國民黨立委是「公開勾結國際反華勢力,暗地裡與民進黨合流,繼承李登輝『兩國論』路線的國民黨人」,措辭強烈稱國民黨內的「暗獨」比「明獨」對兩岸關係更具破壞力。

還原時間序,這篇報導目前在《人民政協報》官網上已經被下架,從數位足跡回頭搜尋,發現該文是2月12日刊載在該報第五版「兩岸經合週報」,這時台灣並沒有人發現這篇文章內容玄機;直到2月14日晚間19時19分,「DW中文-德國之聲」臉書粉專截取部份相關訊息後披露後才引人注意;《新頭殼》在15日凌晨跟進報導「中國官媒指國民黨『暗獨』對統一破壞力更勝綠營 點名林為洲、陳以信」,《自由時報》則到了早上接近8點才以「中國官媒點名藍營『暗獨份子』 稱破壞力比綠營還大」為題做出報導。

2月14日晚間19時19分,「DW中文-德國之聲」臉書粉專PO出《人民政協報》點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林為洲為「暗獨」的相關文字。 圖:翻攝DW中文-德國之聲臉書

筆者為什麼要記下這筆流水帳?因為雖然從DW粉專到各媒體,再加上「挨打的」、「追打的」,描述《人民政協報》的用語是「中國大陸全國政協主辦主管的全國性統一戰線報紙」、「中國政協機關報」、「中國官媒」,但憑良心、說實話,在發生這件事之前,請問有幾個人知道《人民政協報》是什麼?是實體報還是網路報?是日刊還是週刊?過去講過什麼?有幾個人聽過、看過?他的言論能反應民意、當成官方說法嗎?筆者多事查了一下數據,維基百科記載,該報1983年創刊,以週刊形式發行,首期發行量3.5萬多份;後來屢經改版,據百度百科宣稱,該報期發行「20萬份」,在14億人口數的中國,20萬份能算得上大報嗎?喔~抱歉,網路時代中,實體發行量一定有所折扣;可是筆者在17日查詢該報的微博,「粉絲數607、關注176」,這數字真是不太好看。

2月17日,《人民政協報》微博「粉絲數607、關注176」 圖:翻攝人民政協報微博

再說《人民政協報》是中國「政協」機關報,那什麼是「政協」?有多大權力?能左右中共政治發展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提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但這個政治協商制度所形成全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政協」的機構,既不屬於國家機構體系,也不是立法機關。2018年組成的第13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分34個「界別」,委員共計2158人,「任期」自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現任政協主席是汪洋,香港藝人成龍和大陸導演馮小剛都在全國政協名單裡頭。政協能做什麼?官方說法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但既不能立法,又不能監察,沒有調查權,更沒有處份權,只能美其名「反映社情民意」,以研究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說實話,某種程度上不過就是塊橡皮圖章,想合理化、合法化就拿來用用;沒什麼利用價值,就束之高閣。

再回到那篇「促統必須同時和島內『兩股』勢力作鬥爭」文章,作者高楊據說是《人民政協報》涉台主編,筆者人面不廣,無從相識,試圖從網路公開資料搜尋亦無所獲。跨海「一夜成名」後,台灣有媒體稱採訪到高楊,他表示提筆撰文的目的在於提醒國民黨內的極少數「頑固派」,要有起碼的民族大義,勾結外國勢力就是阻撓兩岸統一;但強調是個人看法,沒有事先跟國台辦溝通過;高楊坦承「頑固派」並非原創,而是受到中國「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去(2021)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的啟發。

被稱為「大陸相當務實的『知台派』重要意見領袖」的中國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 圖:翻攝中新網

這位被稱為「大陸相當務實的『知台派』重要意見領袖」的汪毅夫(《新頭殼》2020.12.10「陳淞山觀點》汪毅夫接任全國台研會會長的政治解讀」),2021年12月15日在港媒《中評網》發表「台灣問題與研究台灣問題的立場」文章,內容指出「頑固堅持反共立場的國民黨頑固派,和死硬堅持『台獨』主張的民進黨反動派,都是製造台灣問題、妨礙解決台灣問題、阻礙實現祖國統一的主要敵對力量。」《人民政協報》顯然是從這個命題中「發揚光大」進一步闡述;但點名陳以信、林為洲貼上「暗獨」標籤,就給了台灣媒體、政治人物、政論名嘴「見鏠插針」的空間。於是沸沸揚揚,有放大檢視要當事人自清的、有風涼話叫國民黨別抱大腿的、有猜測某人告密的。總之,不客氣地說,就是「小題大作」、「歪樓錯格」。

2月12日,《人民政協報》第五版「兩岸經合週報」,刊載「促統必須同時和島內『兩股』勢力作鬥爭」一文,在版面左下角。 圖:翻攝《人民政協報》數位檔案

「小題大作」的部份,就如同前述,一個有名無實的機關辦的無關痛癢的報紙的「報屁股」文章,卻因為碰觸隔海政治局勢中藍綠、統獨的敏感神經,變成調侃、揶揄、譏諷、看好戲的籌碼,但這篇文章實際上在中國內部如何被看待?怎會淪到官網下架的命運?至於「歪樓錯格」,筆者認為不管是「知台派」的分析還是經啟發的「標籤」,顯示的是這群人不能接受「獨」這件事,他們認為可以不喜歡共產黨、不認同共產制度、可以反共,不管誰「統」誰,最終還是要追求「統一」;對虛與委蛇的「暗獨」不假辭色,那對「明獨」豈不是要真刀真槍?如此一來,就不是一旁觀戰、事不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