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曾經遇見一個孩子,活潑開朗、熱心助人、活躍於大學社團中,多數同班同學都對他有不錯的印象。可鎂光燈下,藏著孩子的痛苦。孩子的手臂上有好幾道細細的割痕,每一道傷痕都記錄著他的痛苦,每一道傷痕都代表他的憤怒與無助。

孩子不喜與人起衝突,往往遇到與人意見不合、被質疑、被責備,以及不被理解時,孩子選擇忍耐,將咆嘯的語言吞進肚,緊緊握住即將失控的拳頭,將一身的情緒壓進心底,然後平靜地,甚至微笑地回應他人。孩子相信,只要不理會,不注意,那些刺痛的情緒和念頭就會消失,相信只要忍耐一會兒,就會沒事。

可惜,孩子極力壓抑的情緒和想法並沒有消失,看似平靜,實則累積醞釀著,當心理空間無法承載時,勢必洩洪。排山倒海的情緒海浪,瞬間淹沒孩子。

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父母、師長該如何回應與協助孩子呢?協助孩子之前,筆者認為大人需要先穩定自己,讓自己的心靈空間足以接住搖搖欲墜的孩子,需要注意自己是否陷入迷思,而對孩子的自傷行為有刻板印象。以下分享三個筆者經常在照顧者身上看見的迷思:

1.哪有壓力?

「學生的本分不就是讀書而已嗎?讀書哪有什麼壓力?比起要工作、要擔起照顧責任的大人,哪有什麼壓力?」

2021年兒福聯盟公布台灣兒童幸福感調查,結果發現有21.8%的孩子覺得幸福感下降,有82.5%的煩惱來源是課業壓力、61%因為疫情可以去的地方變少了感到壓力、41%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壓力。根據《親子天下》「2021社群世代心理安全感萬人調查」,發現小學三年級到國中九年級的學生中,近半數小孩自信不足,近半數的孩子常擔心父母的愛有條件,43%常常在意他人負面評價,36%常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以及33%常因為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的事。

根據統計,可以發現孩子的壓力除了課業,社會變化也會造成他們的壓力,何況還有同儕壓力、師生相處壓力、家庭因素造成的壓力……等等。孩子們感受到的壓力比您以為的還要多呢。

2.抗壓性不夠?

「他就是因為抗壓性不夠才會傷害自己!」您知道嗎?有時孩子不是抗壓不足,而是很會抗壓,導致承受的壓力超過其心靈負荷。如果您擔心孩子的抗壓性,建議您先了解孩子的困難在哪裡,什麼原因讓孩子做不到,而非單以抗壓性解釋孩子的行為,畢竟此時此刻您的傾聽和關懷,才是孩子需要的。

3.只是要吸引人注意?

「這只是要吸引注意,要我答應他的要求,他不會真的做。」先不談孩子是否有這樣的動機,自傷行為都是一種警訊,應該被謹慎看待,畢竟稍不留意可能會造成遺憾。更何況,吸引人注意的方式百百種,為何選擇傷害身體的方式?有沒有可能,孩子想表達的不只是注意我?

發現孩子有自傷行為時,建議大人先穩定自己,讓自己的心靈空間足以接住搖搖欲墜的孩子,同時也需要注意自己是否陷入迷思,而對孩子的自傷行為有刻板印象。更別忘了,記得尋求協助,學校、親友,或者臨床心理師等專業人員都會是您的團隊。

作者:李思儀臨床心理師/聊聊心理治療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