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16日)甫結束長達 3 小時視訊會談,外界關心此次拜習會傳達出哪些重要訊息,有分析認為,拜登政府迫切需要在國內選舉找到自己的加分項,加上拜登主動安排此次會唔,顯示拜登需與中方合作。從雙方會談大致和諧的狀況來看,中美兩國都已彼此做了一些妥協。

今天的拜習會全球矚目,首先會談結束時間已接近美東時間凌晨,而中國卻是近中午,顯然在時間的敲定上,美方明顯在配合中方,也能看出拜登對這場會談的重視。而會談時機更在中共六中全會剛通過《第三次歷史決議》,樹立習近平的全黨獨尊地位之後,讓習近平鬥志昂揚;反觀拜登,卻在民主黨維州選舉丟掉州長寶座,自己民意支持度又創新低之際,加上美國面臨30年以來最嚴重的通膨,民怨四起,拜登急需一些好消息來挽救搖搖欲墜的聲勢。

中國學者普遍認為,拜登在會中承諾不試圖改變中國體制、不聯合盟友抵制中國、遵守一中政策,有明顯對中國示好的意味。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各界都試圖從開場氣氛中捕捉整場會談的氛圍,拜登與習近平間良好的個人關係是處理中美關係的有利條件,而這種融洽關係也曾在過去的拜習會中顯現,這次雙方會談更長達 3 小時,而元首通話很少會持續這麼長的時間。

另一方面,拜登開場時表示,雙方建立一些合理的「護欄」(guardrails),以便能清楚、真誠的應對分歧,並攜手就共同利益合作。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就認為,「護欄」的價值和作用在於,兩國必須在各自關注的問題上相向而行,不斷提升相互合作的熱情,增強互信,因此「護欄」不只是簡單的危機控管,更是要重建中美關係基本的信心和責任。

復旦大學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則發現,拜習會前美國出現兩個微妙現象。第一個是 24 家美國商會和行業協會 12 日聯名致信美國政府高階貿易官員,敦促白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擴大進口關稅豁免範圍,意味著美國企業已因對中加收關稅受到衝擊。第二是前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班農(Steve Bannon)因捲入國會暴動案,日前主動投案,顯示華盛頓一些勢力對現狀看不下去。

沈逸指出,美方需要這次會議遠遠超過中方,其對這次會議具有功能性需求,也就是拜登政府迫切需要在國內選舉中找到自己的加分項,拉抬低迷的選情。他分析認為,美國正面臨很現實的挑戰,一方面民眾寄望拜登政府能引領社會走向經濟復甦,修復川普和新冠疫情的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推動中美關係回到良性軌道的任何決策,也可能遭遇短期的政治損失。

沈逸表示,美國國內經濟和疫情困境,都讓拜登政府意識到對中態度和策略需要改變,並與中國合作。

至於台灣問題,沈逸認為,除非美方對之前破壞台海局勢的活動表示明確反對,並在之後予以管控,否則中美關係未來發展會持續面臨具有顯著不確定性的衝擊和挑戰。而吳心伯則指出,站在兩國利益的角度,雙方會晤避免不了激烈交鋒。

然而,沈逸依然強調,對中美關係未來改善也不能抱有太高期待 :

一是因為拜登政府對中戰略並沒有根本性改變,現在只是戰術調整;

二是美國國內政治氣氛總體對中消極,會對拜登政府形成制約;

三則是拜登執政團隊在對中問題上以鷹派或強硬派為主,這也決定了對中政策前景幾分不確定性,因此即便拜登稱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有鑒於國會反對,這種積極表態能落實到什麼程度,還有待觀察。

在台海安全議題上,拜登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不支持台獨。圖為解放軍機頻頻擾台,我戰機升空「伴飛」。   圖:國防部提供(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