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投案將在12月18日進行投票,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台灣的公投題目設問,經常具有高度的誘導性,這在日本媒體做民調時都不會使用,但在台灣瘸定重大公共政策的公民投票中竟然對此毫不避諱,令人瞠目。此外,他也指出,用公投來詢問該不該利用核能發電丶要不要建設天然氣接收站等,這些需要擁有高度專業知識才能判斷的問題,他個人認為是不適合公投。

矢板明夫表示,台灣是一個高度民主的國家,民眾對政治的參加熱情也很高,是日本應該學習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因為過於強調民意,使一些公共政策被民眾對政黨或政治人物的好惡等情緒所綁架,讓人感到遺憾。

矢板明夫提到,台灣的公投很多,如果詢問是否贊成死刑、是否贊成同婚等,有關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對立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用公投來詢問該不該利用核能發電丶要不要建設天然氣接收站等,這些需要擁有高度專業知識才能判斷的問題,他個人認為是不適合公投。他認為,民眾每天忙於生計,期待大家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正反兩方的專業的論文後,做出全面的判斷是不現實的。這些事情或許交給熟悉議題的政治菁英來判斷更好,如果覺得他們做得不好,那麼下次選舉可以用選票把他們換下來。

另外,矢板明夫指出,台灣公投的設問經常具有高度的誘導性,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例如三年前的公投,把符合科學檢驗標準的日本災區食品稱做「核食」。這一次公投,詢問對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設意見時,用「珍愛藻礁」這樣的一個政治正確用語,明顯是不公平的。他進一步指出,日本的媒體在做民調時,一般是不會使用具有誘導性的詞語的、因為那會嚴重影響結果。在台灣我看到,決定重大公共政策的公民投票中,竟然對此毫不避諱,令人瞠目。

最後,矢板明夫談到公投綁大選。他認為這是一種完全對在野黨有利、而對執政黨不利的投票方式。在野黨為了推翻執政黨,可以利用亂槍打鳥的方式,對所有政策發起一連串的公投,把社會上的所有不滿情緒都調動起來影響大選。政權交替在民主國家是常態,但有利於國家和社會進步的政策法律,被公投一個個否定絕不是民眾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