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惟這次被罷免其實很清楚可以看出來的是:顏清標家族與國民黨合作,依照罷免制度之規定,經由連署與投票程序而造成的,因此這個罷免與其說是人民對於陳柏惟的不滿所造成,倒不如說是顏家要奪回自己在台中的地盤,而國民黨則是朱立倫為了樹立黨主席的權威而造成的。當然這次的罷免也滿足了像趙少康這種中國派人士的感情。從韓國瑜在高雄被罷免市長一職之後,由於罷免的門檻下降,所以在野的國民黨就利用罷免當做政治手段,而不是因為人民對於政治人物背離民意或有不法等情事而來使用罷免制度。因此,罷免的門檻降低,其實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冤冤相報的好機會,但是陳柏惟獨派立場的堅持與表現,也是共產黨與國民黨欲除之而後快的主因。
其實只要有共產黨的因素存在,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會被國民黨拿來利用,這是台灣人必須去克服的宿命,也是必須去面對的課題。這次選舉的票數其實告訴我們的是:顏家的地盤在縮小之中,而國民黨能在台中動員的能量有限,倒是在宣傳與媒體的攻擊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只不過國民黨把罷免陳柏惟一事變成是全國性議題,這對國民黨未來的發展未必有利。
其實,我個人認為:罷免本來是公民社會對政治人物召回的手段。以前國民黨執政,國民黨就把罷免的門檻提高,使得國會議員被罷免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能夠罷免成功的主要者是選區人口少的鄉鎮市民代表。後來時代力量因為罷免蔡正元不成,而提議修改罷免的門檻之後,罷免就沒有經過細密的思考而變成是政治鬥爭的手段。
由於這次罷免的贊成票少於陳柏惟當選的票數,因此就變成少數人把多數人同意的結果否定掉,這是罷免制度設計的不周全所造成的。民進黨中央有表示應修改選罷法,如果從回覆公民社會對政治人物的主導權與公平性之觀點來看,那麼這個看法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就在於有人會認為是雙重標準,更且在民主的台灣之下,國民黨與共產黨一定會發揮攻擊的力道,民進黨可能會受傷。要修法是可以贊成的,但必須謹慎為之。其實,罷免最重要的關鍵有三個,一是:是否要訂定罷免的要件,二是連署人數可到達進行罷免投票的門檻,三是罷免通過的門檻。這三個關鍵都會左右罷免的難易度。世界各國對於罷免制度的設計都不一樣,民進黨必須要強調罷免與選舉投票的公平性之外,重點是要使罷免成為公民社會的掌控手段,而不是使其成為政黨鬥爭的手段,雖然要避免政黨鬥爭是有些困難,尤其在國民黨要成為執政黨已經不可能而只能成為共產黨的附庸政黨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在取得國民的共識之前,其實讓國民黨不斷將罷免當作政治鬥爭的手段對於執政黨未必不利,因為這會使國民黨是背離台灣社會的政黨之真相越來越清楚,這會使其在台灣社會的支持度越來越萎縮。既然國民黨要戰,跟它一戰來壯大自己的實力未必不好。其實民進黨應該知道,以前的民進黨是不斷透過選舉而壯大並取代國民黨而執政的,現在的國民黨只會在其支持者較多的選區有可能會獲勝,但這不正是民進黨開拓艱難選區的好機會嗎?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