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蔡英文國外投書引爆「中華民國」一名之爭議

蔡英文總統近日投書美國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職銜使用「President of Taiwan」(台灣總統),前總統馬英九於10月7日上午出席中華戰略學會慶祝中華民國110年國慶大會致詞時指出,中華民國是全體國人所共有,不是誰的專利,更不是政黨拿來作騙選票的工具,去年國慶典禮上,蔡英文呼籲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可是最近投稿「外交事務」署名卻是「President of Taiwan」,「R.O.C」不見了,請問蔡英文當的是哪一國的總統?其實,馬英九是最沒有資格講這句話的人,因為真正要讓中華民國消失的是從他開始的。

二、民國(共和國)是在台灣才實現的

我想用理性檢討中華民國名字的時機已漸漸成熟,而重點是:中華民國名字在政治發展中是否名符其實?中華民國對於台灣生存的利弊如何?中華民國中的「民國」基本上是共和國(Republic )之義。所謂共和是:政治屬於國民全體,由國民自己統治,由國民自己享受自己統治之果實的國家體制。從民國成立之後,在台灣於1992年立委全面改選與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之前,除了1912年底至1913年初,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舉行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由中國人民選出國會代表組成國會(第一屆國會議員任期長達13年)之外,都沒有過共和之實。因此,中華民國是在台灣才取得共和之實的,講簡單來說,中華民國因為台灣的民主發展而真正走上共和的實施,換句話說,中華民國是依附在台灣才有共和之實。

三、「中華民國」的角色在國民黨發展過程中的變化

國民黨把中華民國帶到台灣,實際上是在李登輝之後才漸漸完全實現共和。在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擔任總統的期間,產生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憲法沒有真正實施,而是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國民黨說要把這部憲法完整帶回中國,所以國民黨是把中華民國當作維護自己政權的花瓶。但是國民黨透過教育與族群分化政策,把中華民國變成是保護外省族群與國民黨權貴的圖騰,並因此滲透至外省人(主要是外省一代與二代)的感情當中,內化成為外省人的族群性格。在省籍矛盾當中,中華民國成為族群衝突的一個重要爭點。

當台灣社會走向民主以後,在馬英九的時代,已開始大量引進中國勢力,因而爆發了太陽花學運,國民黨從馬英九時代起,已是在暗地裡要藉共產黨的勢力消滅台灣的民主,讓中華民國消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名當中。此後,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國民黨成為跟共產黨要飯的政黨,表面上它雖然是台灣的國內政黨,但是與共產黨一起批判民進黨,已經成為共產黨在台的附庸政黨。中華民國從保護國民黨的花瓶變成是隨時可以丟棄的無用之物,碰到共產黨,絕對不敢說出中華民國,因為不配合共產黨,國民黨人從中共所得的利益會完全泡湯。這就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黨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變化。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