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50淨零排碳」目標,副總統賴清德今(2)日出席「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大會表示,「我們不把因應氣候變遷的種種作為,當作是負面的影響或負擔,反而要將每一個來自國際社會的挑戰,都當做是台灣成長前進的動力」。
「台灣淨零行動聯盟」今日舉行成立大會,賴清德也應邀出席致詞。
賴清德說,很榮幸能親自見證「台灣淨零行動聯盟」的成立,他要代表總統高度肯定簡又新大使長年以來,不遺餘力投入台灣的永續發展,也要感謝業界共襄盛舉。
賴清德表示,「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共有27家企業參與,包含傳統製造業、科技業、金融業、服務業;其中有本國的產業,也有外國的產業,共占台灣4成GDP及2成碳排放,代表聯盟的成立舉足輕重。因此,他衷心祝福聯盟成立圓滿成功,為台灣邁向2050碳中和助上一臂之力。
賴清德指出,「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指出,因為氣候變遷引發的洪災與熱浪等災難的次數,在過去50年增加了5倍,造成超過200萬人死亡,及高達3.64兆美元的損失。報告中提到,1983年衣索比亞的嚴重乾旱,造成30萬人死亡,為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一天災,而美國的卡崔娜颶風則為歷來經濟損失最慘重的天災。
他說,在今年2月,美國德州發生暴風雪;今年7月,河南鄭州及歐洲暴雨成災,這些情況都是空前未有的。另外,去年因為沒有颱風而使台灣發生大規模乾旱,這些都表示氣候變遷影響了全世界,也影響台灣,在這種狀況之下,採取行動是必要的,而且我們要劍及履及地去執行。
賴清德認為,如果要成功,至少要具備三個具體的策略。第一,台灣的碳排放目標一定要明確,而且路徑要具體可行。總統在今年4月提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揭櫫了台灣明確的碳排放標準。此外,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日前也宣布將2050碳中和納入法律,後續將由行政院相關部會、民間企業及社會大眾,共同討論出具體可行的路徑。
賴清德進一步表示,第二,要有綠色成長的戰略。我們不把因應氣候變遷的種種作為,當作是負面的影響或負擔,反而要將每一個來自國際社會的挑戰,都當做是台灣成長前進的動力。
賴清德說,日本政府已經宣布,未來10年內要投入2兆日圓以因應氣候變遷,讓日本產業轉型、經濟升級,並希望能帶動15兆日圓的民間研發投資。他認為台灣2050年訂定的碳中和目標,也需要政府的積極作為,帶動民間研發和投資,讓大家的力量能加倍成長。此外,企業也一定要協力,這也是「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的價值。
賴清德也提到,今年初有8家資通訊產業公司發起「台灣氣候聯盟」,希望能協助下游廠商共同往碳中和的方向發展。他認為,政府沒有辦法獨力完成碳中和的目標;民間也無法獨自面對國際社會的壓力,政府與民間必然要互相合作、相輔相成,將力量結合在一起才有辦法達成目標。
最後,賴清德說,「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的目標相當具體,希望推動企業於2030年達成「辦公室據點」100%淨零排放,2050年達成全台灣「辦公室據點及生產據點」100%淨零排放。他期盼未來能有更多企業響應,特別是中小企業加入後可以得到更多知識性、技術性及專業性的協助,相信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指日可待。
包括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駐台使節團團長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駐台大使哈菁絲(Jasmine Elise Huggins)、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戴寧智(Guillaume Delvallée)等亦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