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傳喜訊!位於鳥園區的巴拉望孔雀雉夫妻首度繁殖成功,透過人工孵化及育幼,小寶寶終於誕生啦!北市動物園臉書分享雛鳥可愛照片,活潑好動的模樣令網友直呼可愛。

巴拉望孔雀雉因為面臨持續性棲息地喪失與商業狩獵壓力,野生族群數量不斷減少,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認定的易危動物(指現存快成為瀕危物種的生物)。北市動物園的巴拉望孔雀夫妻過去雖有繁殖紀錄,可惜沒能成功帶大幼雛。今年在繁殖季內也產下了兩顆蛋,不過保育員觀察到親鳥的孵蛋行為並不積極,於是決定改採人工孵化和育幼。

兩顆蛋都有受精,但是其中一顆後期沒有繼續發育,另一顆蛋則是在5月31日順利破殼,雛鳥初期的「銘記Imprinting」行為(動物的一種行為模式,生物出生後會緊跟著牠第一眼見到的可移動目標,通常為父母)十分明顯,只要沒看到保育員的身影就會不安地大叫,非常黏人!

而保育員除了要安撫雛鳥的情緖外,還要教導牠學會自己採食:寶寶破殼後的第一週,保育員每餐都要拿著攝子充當鳥爸鳥媽的嘴喙,為雛鳥示範如何啄食飼料。牠在採時會先把飼料盆裡的飼料撥出來再食用,這樣的動作很符合牠們在野外將地面挖開找蟲吃的行為。

另外,保育員發現雛鳥雙腳內側的一趾有異常彎曲的現象,於是利用膠質軟管和透氣膠帶作為輔具,慢慢地將腳趾拉直;第二階段再使用棉棒加強腳趾支撐的力道,透過早期治療與復健,目前雛鳥的腳趾恢復狀況良好,不會影響後續抓握功能。

鳥寶寶現在已經能振翅進行短距離飛行,戶外探索時也展現十足好奇心,不怕四處探索,還會做「日光浴」!園方解釋,多數鳥類都會斜躺鋪開翅膀,利用紫外線殺死羽毛上的寄生蟲,同時也能合成維生素D、增加鈣質吸收。

由於親鳥的孵蛋行為並不積極,於是園區改採人工孵化和育幼。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雛鳥對戶外展現好奇心,也十分黏人。   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