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最近因為疫情嚴峻,導致全國各級學校均以停課改以線上上課方式進行,有些學校有實況線上教學,或採用雲端教學方式進行,某些大專院校課程改以交報告方式,部分課程不一定有線上教學,家長除了擔心疫情問題外,還要擔心小孩在家情況,家長焦慮小孩根本沒有真的線上教學,而是邊看電腦邊看手機,有的開雙電腦同時進行上課與玩電玩,抑或是生活型態變成晚睡晚起,且因為要求居家變成少有人際互動,掛心小孩否會變成宅宅。

此外,部分家長工作性質沒有執行居家上班,像是醫護人員、警消等職業,無法休息,根本無暇管到小孩,且發現小孩根本沒上課、沒做作業,生活秩序大亂,因此有些家長很擔心打來詢問,該怎面對這內外衝擊的家庭內問題和社會現象。

心理學裡有種概念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它的概念是和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吸引力法則(the law of attracting)類似,皆是在談期待效果影響,認為大人怎麼看待小孩,小孩會因此變成大人所期待的樣態。有趣的是,類似概念但強調負向行為形成觀點,是犯罪學裡的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個人因為有初級偏差行為(例如:說謊),被標籤或被烙印為行為偏差者,因為對偏差行為者有負面標籤,個人就會重新評估衡量自我,容易有負面的自我認同,便逐漸實現了偏差自我形象,而有更多偏差行為反映。

因此在這不確定的年代,家長可以考慮下列方式跟孩子討論

1.家長應先了解學校課程方式和作業要求,有些是線上、有些是雲端均有不同,若家長不了解,可以與學校老師聯絡討論,知道自己要協助與督導小孩的職責。

2.以相信孩子態度,與小孩討論自己每天的時間規劃,若是跟朋友邀約上線或玩遊戲,可以改在不需要上課的時間上線,也可以做一周規劃表來討論。

3.有些時候,學校反映小孩未上線或上課時數不夠,可以跟小孩了解其中原因,不見得是孩子問題,可能是線上上課有個機制,是在確認學習者在線上,孩子忘記去按確認鍵或是網路斷線,導致不算之前上課時間等各種因素。

4.不管孩子說法是什麼,應抱持相信孩子的態度來面對出現問題,不是先入為主認為小孩一定是在說謊,或是小孩一定是在玩電玩等負向想法加諸於小孩,如此是建立在一個懷疑和不信態度下溝通,且給予小孩負向自我的概念。

5 針對小孩不容易做到部分,跟孩子討論去修改或調整方式,但重點是相信孩子自我要求、可做到和自己規劃為依歸,非以家長自以為是想法與小孩討論。

因此不論是否在瘟疫時期,我們都應該以相信、信任的態度面對孩子,孩子就會變得跟我們相信,信任自己的模式與樣態出現。 

作者:陳汯諄臨床心理師/國立雲林特殊教育學校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