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自1993年即實施,但成果備受質疑,除了可能假藉親友名義登錄財產,規避申報外,監察院查核比例僅5%,還有縣市民代雖然要申報,但卻不用公開上網,查閱時還設下種種關卡。公民國會監督聯盟今(14)日呼籲,一、要求立委、地方正副議長財產申報應全面查核;二、要求直轄市、縣市議員財產申報公開上網。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存在多項爭議。例如,縣市議員雖需申報財產,但這資料卻不用上網公開。而監察院訂定的查閱辦法還規定,查閱時不得將資料帶出、不得抄錄、攝影、影印。此外,中選會去年選舉,曾將參選人的財產申報公開上網,但選後沒多久,即將資料下架,無法查詢。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時代力量黨團都提出修法,要求將縣市議員財產公開上網。但修法進展緩慢,委員會也沒排審。公督盟今日舉行「財產查核有破口,陽光法院要補正」記者會。
時力立委王婉諭表示,他們去年已經提出修法,難以理解,光是要推動議員民代財產公開上網,就難以推動。相關部會也堅持說現在這樣子已經夠好了。
至於查核的比例,公督盟也指出,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11條,監察院應就有無申報不實或財產異常增減情事,進行個案及一定比例之查核。看似層層把關,但其實不然,實務上每年的總查核比例約僅有5%左右。以2020年為例,法定期間受申報的超過1萬多件,但當年監察查核的總數為442件,其中為立法委員的僅有38件、直轄市議員31件、縣市議員23件,對照總席次而言,立法委員有將近67%、直轄市議員92%、縣市議員86%的財產申報,未進行實質查核。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說,每年抽籤查核達5%,這是非常離譜的。而就真正的查核品質,監察院就有研討會報告指出,現在的查核能否查出貪瀆非常難,僅徒具形式而已。且就存款項目,僅比對申報者申報當天的戶頭有多少錢,對於之前、之後的金錢流向則是不管。
公督盟理事長吳鯤魯表示,查核比例僅5% ,就像在黑暗的房間裡只讓一點點陽光透進來。他認為,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其實需要進行總篩檢,所有財產申報都應該進行全面查核。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左)及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 圖:林朝億/攝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 圖: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