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今(6)日舉行「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宣傳記者會,文化部次長李靜慧邀請社會一起來上這一堂,前輩們用自己的生命、青春、自由所寫下的人權教育課程,「綠島不再只是觀景的地方,更是理解我們自己、這塊土地的教室。」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於5月17日推出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藉由當代藝術創作方式,表述以「監禁」與「離散」兩個主題,以綠島作為鏡子,對照不同時代的生命處境。

國家人權博物館以當代藝術方式舉辦綠島人權藝術季已邁入第3年,展覽頗受好評,參展作品亦獲佳績,2020年參展藝術家洪瑋伶、辛佩宜的作品《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入選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Clermont-Ferrand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有4件參展作品應邀入選韓國第13屆光州雙年展「雙迴聲」台灣C-LAB主題館計畫。

本屆展覽邀請共19組國內外藝術家,匯集22件作品,其中18件是藝術家為今年的綠島藝術季所量身打造的全新創作,邀請到綠島旅遊的民眾到「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感受經由藝術重新詮釋後的歷史記憶。

李靜慧致詞時表示,人權館除了致力於將人權侵害的歷史發掘、保存下來,也在3年前提出藉由藝術媒介轉化的方式,把過去痛苦的教訓,轉換成對我們自身歷史的諒解,對未來台灣的孩子與國人、甚至國際社會對人權的思考。

綠島作為一個事件的發生地,今年人權藝術季主題將以「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為主題,李靜慧有感而發,「這面鏡子曾經映照各位前輩在綠島極為辛苦的歷程,而我們今天站在這個鏡子前面,我們想展現怎樣的面容?或者我們的孩子到了綠島,站在這個鏡子前會看到什麼?除了會看到自己,他們還會看到歷史鏡子上出現什麼事?」

策展人高俊宏說明,本屆藝術季從「監禁」與「離散」的概念出發,運用文獻研究、實地踏查、影像製造、文字書寫、藝術行動等多樣化創作方式,以藝術為路、以島為鏡,將綠島曾經的歷史照向今日的離散與人權議題。

藝術季也特別規劃兩個部分,「再次述說」從綠島「再叛亂」案出發、「藝術現場」則是由北藝大的年輕創作者做駐村創作。

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將自5月17日起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展出至9月15日止,期間也舉辦多場教育活動,包括行為藝術、肢體、影像、調查、聲音及等工作坊。
詳情可查詢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https://www.nhrm.gov.tw/)
綠島人權藝術季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IHRAF)

國外藝術家李俊峰(香港)作品《界限》。   圖: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