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李敏教授上週在網路平台投書,針對核能、太陽能及風能所耗用資源,其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提出意見,並認為核能發電相較其他再生能源更具優勢,但其文章隱惡揚善,刻意忽略核能的風險和影響,實在是有必要特以此文告訴大家問題所在。

核燃料鈾礦開採有劇毒  核電廠興建常延宕

為提供核電廠運轉所需的燃料,必須開採含有輻射物質的鈾礦進行精煉,從鈾礦成為鈾燃料棒更需消耗大量的淡水,過程中將產生具放射性的廢石、廢泥漿與廢水,進一步引發碳排放及環境污染;鈾礦坑、鈾廢料的輻射及有毒物質,也將提高工人及當地居民罹癌機率。更震撼的是,對比吸煙者來說,採鈾礦工人罹患肺癌的機率高達6倍。

此外,因為核能建置的爭議,往往導致發電設施建置時程延宕,10多年以上的延宕期比比皆是,最終仍要大量使用火力發電來補上這個缺口,進而造成環境污染,這也是國際間為何開始減核並大量發展再生能源的原因之一。

再生能源廢棄物可再回收利用,但核廢料處理不易

再來談一下核能發電所產生的核廢料,半衰期需要好幾萬年,因此必須設置貯存場所來放置放射性核廢料,並投入大量資源來維持核廢料貯存場所的運作。但是,當核廢料累積的越多,曝露輻射風險提升,間接危害水資源、農產品、動物與人類的安全。相較再生能源,太陽能板無毒且已有完善的技術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風電的風機約85%的組件也都可回收或再利用;根據電力研究所報告更指出,2050年全部報廢的風電葉片將不到2015年垃圾場總廢棄物百分之一。

核災事故影響大,再生能源才是終極目標

回顧過去全球核災事件,全球已發生三次重大的核災事故:三哩島冷卻劑大規模流失、車諾比控制棒沒有順利插入反應爐,以及福島柴油發電機受損,引起大規模輻射污染。若台灣發生像日本福島如此嚴重的核災事故,將造成大範圍的影響,全台11%的土地面積將永久無法使用,將近4000平方公里。以太陽能發電設施所需面積來看,將可設置300GW以上。

我完全支持辯論核電的好與壞,但不該像李敏教授這樣忽略核電的風險跟問題。核安、核廢料以及輻射對人體確實是有危害,而這不能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說都可以預防就沒事,不然為什麼會有三浬島、車諾比跟福島核災的事件呢?李敏教授作為一位大學教授,在核能與再生能源的議題上,應該理性客觀,而不是誤導世人。

作者:李仲/業務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