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瀏覽Netflix平台時突然看到一部叫做《魔鬼神探 (Lucifer)》的外國影集出現在推薦片單中,趁著周末放假跳著看了幾集,內容大致提到惡魔從地獄到了人世生活,愛上了一個警探,發現自己只有在對方身邊時才會受傷,到了某集時女主角(警探)對著愛上自己的男主角(惡魔)說:「不是我讓你變得脆弱,是你選擇了在我身邊變得脆弱。」,聽到這句台詞突然很有感。

親密關係的前期,也就是俗稱的「浪漫期」,我們將自己對一份「完美的愛」的想像投射在當下關係中,於是常常刻意或不自覺地將自己較受人歡迎的特質展現出來,看待對方時也容易僅看到對方符合自己想像的那一面,在這段時期就猶如生活在粉紅泡泡中,甜蜜且刺激。

然而,一段關係的深化,有賴於親密感的建立。所謂「親密感」,指的是人與人心理的距離;很多時候,情侶間即使身體與身體的距離很近,整天膩在一起,對彼此的認識卻很少,甚或當爭執出現時也都用自己的經驗去臆測對方言語或行為後方的意圖,而不敢真實地與對方核對。

一個完整的人,除了受社會文化歡迎的光明面(如:體貼等)外,都有著相對較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如:自私等),以及無法掌握的限制(如:生理的限制、無法控制其他人的想法、行為等),因為害怕失去一段關係,我們常常隱藏了陰暗面的存在,或徒勞無功的試著跨越限制,造成了彼此的心理距離非但沒有靠近反而越離越遠。

或許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如此,猶如兩隻在充滿危機的叢林中的刺蝟,我們不再用尖刺保護自己、不再用萌翻了的可愛面容迷惑彼此,願意將易受傷的腹部揭開讓對方看到,好好地擁抱、陪伴著對方的脆弱。

但要記得,是分享真實的脆弱,而不是試著扮成弱者,在感情中我們有時會玩起這樣的遊戲,試著將自己包裹成塔上的公主,期待對方因而變成王子來拯救自己,但當這只是個偽裝的遊戲時,彼此的距離是不會靠近的;而分享的目的也並不是拯救,而是相互看見,除了讓另一半看到真正的自己外,我們也能在真實的關係中過得更加踏實。

作者:趙奕霽 / 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