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晶片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出現供不應求的窘境,其短缺也大大衝擊了包括汽車製造商、電子產業、及醫療器材等生產,更凸顯台灣在晶片供應鏈中的重要性。然而,就有外媒報導認為,美國對台晶片的急切需求,將使台美進行貿易談判時,佔有更好的對話位置。
《美國之音》(VOA)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月24日簽署行政命令,以解決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衝擊,重新審視並思考如何加強晶片供應鏈的穩定性。而有專家就分析,於全球半導體晶片製造界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台灣,有機會在貿易市場中有更好的談判機會。
市調公司指出,為因應2020年肺炎疫情大流行,遠距教學、工作成勢不可擋的趨勢,也因此大大增加了筆電及相關硬體的需求量,預計至2024年晶片的貿易總值將上看6000億美元。上月《彭博》報導,對此,拜登政府便要求台灣晶片製造商協助解決美國車用晶片短缺問題。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劉義鈞教授認為,這是件好事,台灣終於能夠以具體的形式,以某種方式幫助到美國了,甚至未來,能夠進行更為平等的貿易談判。
投資諮詢機構寬量國際(Quantum International)高級顧問布雷貝克(John Brebeck)表示,美國對半導體晶片需求的提升,將有助於台灣在貿易談判上居有利位置,由於中美貿易戰及晶片的短缺,加上台灣防疫表現傑出,更是美國欲扶持的民主環境,這或許會成為台灣前進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