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今(7日)宣布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盼推動數位便民時,也能保護個資。對於未來資料是免費提供給商業使用,還是要付費?市長柯文哲表示,這也是為何要成立委員會的原因,看若用在公益的收費是多少?或若用在產業獲利,那資料要怎麼建立收費機制?

柯文哲指出,個資保護是熱門題目,問題在市府的個資保護的話,外面若要用市府資料,應該要有統一窗口,按照需要來準備,並有效地去個資,此外,很多問題都不是現在能預見的,每當有問題出現時,還是要有個委員會,決定個資發出去到底合理、不合理,所以這是個標準制定者,還有當科技走在法律前面時,如何透過委員會來解決衝突。

有媒體追問,以後資料免費提供給商業使用,還是要收費?柯文哲強調,資安是涉及國防、在現代化戰爭中很重要的題目,而民間總會更靈活使用資料,只是說資料提供者,這也是要決定說若用在公益的收費是多少?或若是用在產業獲利,那資料要怎麼建立收費機制?這也是為什麼要成立這個委員會的原因。柯也開玩笑問資訊局長呂新科「以後要不要收費?」呂新科說明,大數據中心最重要是跨局處整合資料過程中,這些資料整合、授權、禁用的標準規範,還有包括要通過去識別化,來達到資料在留用過程的安全,未來開放資料、開放政府是重要趨勢,這部分如何擬定對外開放資料,怎麼透過很好規範跟去識別化作業,讓民眾資料可以達到保護、也可以達到未來數位化經濟活洛,這將是未來重點。

法務局長袁秀慧補充,未來會針對資料提供的必要性來做審酌,及在比例上以最低侵害比例為原則,而在風險上的控管,是委員會成立的最大目的,看如何能將風險降到最低,未來也會有標準來提供給需要資料運用的相關單位有個制度能遵循。

袁秀慧表示,至於人民這邊,也會提供必要保護,在國外已經有行之多年保護官的審查,是不是未來北市府會以此為目標來推進,在各局上資料利用,會有相關人士來做資料釋出前的審酌、風險控管,及之後若發生損害,是否有造成需要討論賠償、補償必要,這都是未來委員會要做的努力方向跟目標。

副秘書長陳志銘則提到,一般來講,目前政府可開放的都已經開放,接下來要走到深水區,涉及個資部分,所以個資到底該不該被開放,或是說該如何被開放、這是需要去探討的問題,看如何處理去識別化,看怎麼去、去掉哪些東西、去掉什麼程度,這是委員會要去討論的,而整個流程上,是有提案機制,提案進來後,會由法務局、資訊局、研考會3位首長討論是否立案,若成立就往下走。

陳志銘說,去識別化要做到什麼機制,才不會涉及個人隱私被揭露出來,但又可以有效利用。至於提到有關收費,這部分還沒進來討論,後續慢慢很多資料開放出去,真的具有商業價值,未來還有大家討論收費機制,看怎樣對社會來講最有社會效益。

而中資、外國人是否也可以申請個資,陳志銘回應,對開放沒特別去限什麼,因為一開放就是代表大家都看得到,而且確保說資料開放是安全的,才敢這樣做,不安全的,對國內、國外都不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