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許多家長因為愛孩子,努力地要求自己不要生氣,反而陷入「壓抑怒氣→忍不住大發脾氣→後悔、無力或罪惡感」的痛苦循環。其實生氣是一種自然、健康且必要的情緒表現,代表有些事情「不合理」、「不對勁」,需要注意、調整;若是刻意放棄這個提醒自我保護的機制,就像是暴露在荒野中卻不允許自己使用求生工具,長期可能使得身心狀態更加緊繃或感到無助,而導向焦慮或憂鬱。

過當的怒氣會引發孩子的生存本能-「戰」(唱反調、頂嘴)、「逃」(退縮、逃避、說謊)或「呆」(無反應、不為所動),這些反應又再增加家長的情緒強度,使雙方都無法運用理性思考和對話,而難以達到管教的效果;愛的教育需要同時包含關懷和規矩,幫助孩子在適當的範圍內發展自我,只有規矩會令孩子失去自信、安全感,但沒有規矩會使孩子自私、自大,如何拿捏界線著實不易。

當孩子的行為點燃家長的導火線時,可以試著這樣做:

1.覺察狀態(辨認起火點):瞭解自己生氣的明確原因,以及是否有過往經驗的影響(例如:孩子不配合收玩具)。

2.描述心情(通報火警):具體陳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你把玩具亂丟,讓我覺得很累、很生氣)。

3.制止行為(避免火勢擴大):不讓孩子再做出更多激怒自己的行為,一次聚焦處理一件事(例如:停下來,現在不是遊戲時間了;閉上嘴巴)。

4.提供適當作法(告知逃生路線):教導孩子正確的作法,也幫助自己冷靜(例如:請你把玩具放進盒子裡;我需要先安靜一下,你先自己看書)。

5.事後討論與修復關係(清理災後現場):與孩子討論因應方式,鼓勵孩子提出想法,也向孩子表達父母的愛(例如:你覺得怎麼做會讓你比較想收玩具?)。

平時就得進行情緒的「防災演習」(同理自己與孩子的各種情緒),需要時才能熟練地派上用場;家長以身作則適當地表達情緒,對於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和社交技巧,是最有力的示範,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培養出自信及維繫親密關係的能力。

作者:左涵瑄/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左涵瑄臨床心理師   圖:左涵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