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務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率團訪台,中共回應的方式是派出軍機侵擾,甚至有好幾架次越過海峽中線,據悉這是繼1999年「特殊兩國論」提出以來,中共最大規模的一次侵擾行動。

直言之,美台關係加溫,中共武力威脅跟著升級。國務卿蓬佩奧(Wayne Pompeo)在圭亞那一場記者會時回應記者提問時說:「我們派了代表團去參加喪禮,而中國明顯地使用武力來恫嚇。我話就說到這。」還伴隨一抹自信的微笑。

全站首選:川普公布對越南關稅20%!汪浩分析給台灣帶來這些啟示

誠如國務卿蓬佩奧所言,美國派了代表團來參加李登輝前總統的追思禮拜。卻有媒體報導,台灣高調宣傳「美台經濟與商業對話」引發美方不悅,所以柯拉克此行異常低調,進一步解讀為經濟對話形同告吹。

不同於中共的激情,這次國人好平靜。前首相森喜朗二度赴台,而且還是在患病後尚未康復之際而來,也是在新首相菅義偉就職後首度赴台。台灣人已經開始習慣國際友人的溫暖,有了美國頒布《台灣旅行法》的依據,美國高官來台灣就會跟行灶咖一樣的日常。
因此,相關傳言不攻自破,由於外界的高度關注,美台雙方選在非公開場合展開討論,更顯得民進黨政府小心呵護。對照來看,美國一定有看到在野黨方面一本正經在宣傳「反美豬」、意有所指的野台公投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共機連續2天多架次逾越台海中線挑釁,中共坐實自己的惡劣意圖。江啟臣要求中共放棄武力犯台,應予肯定。但是,所稱民進黨政府「應透過政治方式降低兩岸緊張」一節,江啟臣沒有說清楚,到底要怎麼做?「政治方式」是什麼?美國人一定也很好奇。
平心而論,當美國和台灣達成愈緊密的連結時,正常人會覺得台灣這樣子會變得更安全,因為代表愈能夠嚇阻中共侵略;有一部份的人則是反過來覺得這樣子是刺激中共來打台灣,所以會變得更不安全。

有趣的是,國民黨的邏輯混亂了,主張自己親美,英文不好,拒絕AIT的午宴,卻想去海峽論壇「求和」。在蔡政府拍板開放政策後,台美營造出友達以上的美好氛圍,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更連結出BTA、FTA的想像空間。

諷刺的是,這些人卻一直吵著要美國先跟台灣建交再說,國人搞不懂像這樣實質的緊密合作有什麼不好?國人也搞不懂藍營的想法,上次嚷嚷說美國衛生部長沒帶疫苗就白來了。

這次美國訪團跟行政院及經濟部等單位閉門商議,卻有藍營煞有其事的分析「美台經濟與商業對話」破局,亂比喻一通的晏子使楚。配合中共喉舌論調,質疑這到底是否為美國騙局一場,不斷跳針「經濟對話到底存不存在?為何取消?」,振振有詞的分析臨時取消的原因。

這是很奇怪的說法,這個對話本來就還在成形當中,即便是柯拉克自己提的「經濟繁榮網絡」,也是今年才提出來的新概念。況且8月31日史達偉(David Stilwell)助卿才剛宣布要成立這樣一個對話機制,現在才過不到一個月。不可諱言,除了中共虎視眈眈外,國人對於雙邊對話機制和牽涉到戰略佈局的政策推出的速度,期待都很高,這也是好事。

試想,當初中華民國與中共ECfA花了多久才完成談判?關於台美經濟對話相關時程、議題、形式等具體規劃,包括營業秘密保護、中資等外資投資審查、印太戰略合作等議題,這些都涉及到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都非可以立竿見影。

要講國際接軌,包括投資方面如供應鏈的重組、擴大台資在美國的設廠,或者要求台商減少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等,都是屬於川普「經濟制裁」中共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美國正在封鎖華為,修理抖音海外版、微信等之際,川普也需要尋求盟友,在5G等項目上加強台美間的科技合作。

不論如何,柯拉克來台當面會談已開啟一個好機會,除了視訊溝通外,許多事務都當面交換意見,雙方也正努力為未來經貿對話「鋪路」,但更具體談判恐怕還待多次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