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日透過社群平台宣布,已與越南談妥關稅貿易協議,美國將對所有越南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且為了防止中國洗產地,轉口貿易貨物的關稅提升到40%,越南的交換條件則是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政治評論員汪浩認為,

汪浩指出,美越最新貿易協議中,美方對越南課徵20%關稅,並對「洗產地」產品課40%,換來越南市場全面、無條件對美開放且美國商品免稅進入,這是高度「不對稱」的協議,卻展現越南政府願意以戰略讓利,換取與美國深化經貿與地緣合作的務實態度。

精選報導:美股Q2創高藏玄機?多圖掌握財報季關鍵時程與亮點

汪浩認為,對台灣的啟示非常明確:面對強權,能不能「贏」不是重點,關鍵在於有沒有戰略判斷與國家利益的自信。越南敢於在短期吃虧,是看準中長期經貿重組及與美國結盟的地緣價值。

汪浩指出,反觀台灣,過去與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政府一有進展,往往被部分反對勢力指責為「出賣主權」或「舔美投降」,導致行政院綁手綁腳,錯失主動布局良機。

汪浩強調,台灣若真想在美中對抗的供應鏈重構中卡位,必須拋開「什麼都不能讓」的零和思維,嚴打中國商品經台洗產地,建立戰略談判彈性。不是每一次開放都叫喪權辱國,有時是理性換取生存空間。越南的選擇,值得台灣社會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