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今年50歲的板模工阿源,因為媽媽中風長期臥病在家,太太也專職照顧媽媽,一家的經濟重擔只能落在他身上…最近他越來越有感下背部疼痛,也不時出現耳鳴、頭痛的感覺…但想到要去醫院,除了擔心自己被診斷出麻煩的疾病,更害怕自己無法工作、家人從此失去依靠…。

上述反映出勞動階層在生活經濟負擔與個人身心照顧之間的無奈取捨,生活餬口通常是優先考量,身體病痛其次,至於心理困擾的探索與覺察則多半可能被擺在最後。雖然勞工的職場心理健康議題逐年受重視,相關的心理健康促進方案也發展並持續推行,但真正面臨心理困擾時,考量是否尋求心理協助除受到環境條件與個人性格、習慣等因素影響,且可能出現下列阻礙:

1.「生吃無夠,哪有曝乾」(匱乏性思維):嚴苛的工作條件,與其他潛在的壓力積累,容易強制生成一種匱乏感,迫使人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具體不足的困境,並忽略其他可能的損益得失,如與心理師討論工作壓力可暫時舒緩情緒,了解問題解決的方向並重拾對生活的掌控,但以阿源的例子來說,可能認為「我三餐都快吃不飽了,哪還有時間和閒錢做一個小時2000元的治療」。

匱乏感也會佔據我們高層次的心智運作,包含抽象思考、衝動控制、計畫與問題解決能力等,試想每天被工作與生活所需搞得疲倦又煩躁,的確不適合思考生活以外或更抽象的問題了。

2.「浪槓心事誰人知」(情感迴避):情感迴避與負向標籤:在求助心理專業前,通常需一段時間來覺察問題的存在,決定並付諸行動。然而當勞工意識到困擾卻處處受生活限制,並感到孤立無援,刻意迴避與問題有關的負面情緒線索,確實有助於暫緩無力感。另外,求助行為意味著能力不足與軟弱表現,那在陽剛豪爽、刻苦耐勞等傳統社會氛圍裡的勞工,求助心理專業可能也等同於承認自身的失敗與無能,因而感到羞愧並遮掩。

縱使心理困擾的迫切性因人而異,但就如身體疲憊需要休息,心理的無奈與匱乏也需要找回餘裕,建議可安排一小段「放空時間」,專心感受自己的情緒與身體變化,並順其自然,過程中也能搭配從事簡單、不太需要思考的放鬆活動(如:園藝、編織等),讓自我整理好心緒。

而對正在思考或猶豫求助心理專業的人,可考慮使用匿名性高的心理輔導專線,或免費的社區諮商。同時,勞工群體的心理健康也仰賴社會資源、醫療協助、就業輔導等系統合作,讓求助者重拾對生命的掌控與效能。

文:魏敬嶸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魏敬嶸臨床心理師   圖:魏敬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