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疫情期間造成的觀光重創與修補,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等人創辦的「台灣觀光發展論壇」已經連續舉辦第6年,今(10)日於台中全國大飯店B1國際廳,再度邀請全台上百家業者、觀旅協會齊聚「第六屆臺灣觀光發展論壇」,共同研商如何將後疫情時代的「後疫觀光」創造臺灣相關產業最大利益。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各行各業經過衝擊洗禮磨難,會變得更堅決,更有堅強的適應力,運用此次機會審視自己的不足,政府也應透過刺激景氣,擴大內需,運用經費解決之前沒注意的問題,並更加完善的規劃,讓台灣的旅遊環境硬體變得更好,軟體方面,各部門也提供獎勵,促進人民消費。

蔡其昌認為,台灣觀光這波轉型來得快又急,疫情除了檢視自己的不足,也能為國旅找到更好的旅遊方式,強化培養操作,旅行社也更能專注經營台灣市場,為未來創造不一樣的可能及商機。

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則說,國境尚未解封,國內旅遊6月7日解封後發現,過去做出入境業者及出國的遊客,都不得不轉向國內,市場供需結構都產生變化,政府也陸續推出各種消費券或補助,帶動國內內需市場。但許多業者擔心糧倉有限疫情無窮該怎麼辦?但疫情總有結束,只是快慢問題。

前觀光局副局長,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喜臨則呼籲大家,「Change」是大家應該開始習慣的「新常態」!趨勢不斷地改變,我們要面對現實;環境如此惡劣且不可逆,我們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思維(經營)模式!在觀光旅遊產業被按下「暫停鍵」的此刻,讓我們好好反思觀光旅遊的意義何在?儘管這場危機何時能終結?或甚至更進一歩演化?透過疫情,更清楚呈現人們對觀光旅遊的渴望多麼強大:觀光旅遊一定會復甦。後疫情時代,產業面臨必需轉型並結合科技發展,跟著趨勢創新突圍,打造差異化服務,才能在跨市場的世界級戰爭中存活下來。

擔任五星級墾丁福華度假飯店總經理20年的張積光則憂心地提出3大警訊,消費市場的喜新厭舊,短視業者的坐地起價,以及產業全面轉型的策略與決心。張積光表示,人們通常去過一個地點後,就不會去第二次,因此,須思考市場冷卻問題。而消費者也不是傻瓜,如曾被敲竹槓,便會留下不好印象不再前往。這波國旅爆發,並未幫墾丁帶來更多效益,原因在消費者去過次數太多,因此,當更有新鮮感的花東、澎湖出現,自然就大大地降低吸引力。面對這問題,地方應開發更多的旅遊資源,並抵制哄抬物價行為,業者更須重新反思,旅客的滿意度及需求是否被滿足,做出高CP值的行銷策略。

因為各國封鎖國境,在這次疫情受傷最重的台灣入境旅遊協會,理事長王全玉則表示,疫情的發生我們沒有辦法避免,但針對觀光發展,我們應該一一討論、解決,集結專業人士共同考察,或透過平台互相交流,也可透過入境業者了解國際訊息和想法,為解禁後的觀光鋪路、行銷。可惜目前僅有地方的觀光論壇及業者,很努力地找尋議題,設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沒有看到中央政府有做出相關動作,讓我們討論出來的想法及解決方式,能有執行的機會。現在因為疫情關係,入境觀光呈現停頓,我們可以很明確知道,到年底以前,入境觀光的人數將會是零。入境業者當然會找很多方法堅持下去,除了拖延外,轉型是很好的方式。我們近期也打算用入境接待的嚴謹度及服務品質,來改善台灣的旅遊環境。

蔡其昌期勉觀光業界要把危機化為轉機,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圖:蔡其昌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