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你累了嗎?」是一句無人不曉的廣告標語,廣告的人總是累得出包。「你累了嗎?」你有多常這樣問自己?也像廣告裡那樣出狀況時才被問一句嗎?大家都說休息好難,渡假現在疫情出不去,老闆隨扣要隨到,萬般不由人,家裡有小有老需要養。怎麼可能休息,除非賺了大錢,除了買了房子,除非除非……
請大家想像一台車,在到達目的地前永不踩剎車的畫面。很難想像吧?我們會剎車來做很多事,轉彎、停紅燈、找路、因應速限放慢…各式的原因。一路上我們讓剎車和油門自然地因應需求合作,持續前進。
小休息幫助我們調整壓力和生活的節奏。那麼,如果我們想要健康地休息,可以怎麼做?
有意識地設定休息時間:小休息的設定就像保持安全車距,讓你在路上面對各種變動,保有彈性剎車的空間。刻意空出休息的時段,像小時候的上學,45分鐘上課,休息15分鐘。長大的我們可以專注更長的時間了,所以有意識地留下休息時間更重要。一分鐘、五分鐘、茶水間喝口水、上廁所…,都可以提醒自己,練習專注在休息的體驗上,這讓我們不被匱乏感壓著走。
休息時要做什麼?
1.回到現在:視聽味觸嗅,用你的五官感覺經驗現在所處的環境,把自己從團團轉的思緒拉回到當下。
2.生理的照顧:吃喝拉撒。身體動一動伸展。壓力大時呼吸可能會憋氣或變得短淺,調整一下。
3.情緒的滋養:投入有興趣的嗜好、泡咖啡、聽音樂、為你的植物澆澆水、看看寵物或重要他人的照片或影片…。
就像變換健身的訓練菜單來增加豐富性,個人的休息也可以依照需要有各式的組合。
留意為了抒壓而上癮或造成負擔的行動:滑手機、珍珠奶茶和炸雞、花錢、喝酒抽菸、抱怨聊八掛…。有些行動就像為了解決開長途車的煩悶,而用飆車的快感來轉移注意力。有後患的補償行動可能反而讓你筋疲力竭,需要觀察長期使用的影響,考慮養成其它適當的休息法。
祝福大家在往目標的路上,有一趟平衡的行駛體驗。
作者:游芙雅 臨床心理師/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綻芯心理諮商所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