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曹芷屏和大浦Plus工作團隊夥伴頂著大太陽在馬祖東莒資源回收場的一堆廢棄物中,尋找可以用來蓋雞舍的素材,她的手機響了,她一邊講電話,一邊把一條纏在竹竿上的粗鐵絲拆下來。『好,那麻煩您加我line,我再把東莒旅遊訊息寄給您』,這個下午,曹芷屏去碼頭、和夥伴回大浦Plus基地的路上,她一邊開著計程車,又接了兩通預訂她們家民宿的客人電話。現在是馬祖東莒的旅遊旺季,大浦Plus團隊也正忙著蓋雞舍、籌設食農教育基地,曹芷屏不僅要幫忙爸媽做旅遊業生意,同時也要在大浦Plus團隊與理念相近的朋友們一起做地方創生工作。但是,如同其他島民樣一樣,這個島也深深影響曹芷屏的個性,她不自覺的什麼事都攬著自己做,返鄉兩年,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曹芷屏,24歲,馬祖東莒人,2018年從高雄科技應用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她沒有像她的馬祖高中同學一樣走著『台漂青年』的同樣路徑:在台灣念完大學,找個穩定的工作留在台灣,過著不用擔心花一千塊就被唸,染個髮就被罵三八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曹芷屏和父母親的感情相當好,『當初,我就是很不捨、很心疼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兩點,睡一下,清晨四五點又起床繼續工作,加上很想為這個島做一點事,看看能不能改變什麼,大學一畢業就回來東莒了』。

東莒國小校長劉碧雲日前在東莒國小沒有小學畢業生的畢業典禮上,語重心長的說,希望地方造就對年輕人友善的環境,讓回來的被祝福。不過,曹芷屏剛返鄉卻遭遇了一場震撼教育!她去應徵名額不多的東莒社區發展協會工作,『可能島上的叔叔阿姨們也想要這份工作吧,他們指著我的鼻子罵:花那麼多錢去台灣讀書,回來跟我們搶這個工作!』她說在現場被人指著鼻子罵,全部的人都在,那時候壓力很大,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她不禁質疑是不是不應該待在這裡?

許多東莒長輩會期望孩子考公家機關的工作,從事旅遊相關產業的長輩也會希望孩子將來接下家裡的工作,不少年輕人對於工作的概念也是:『寧可穩穩的也不要犯錯』,但曹芷屏自認個性不適合當公務人員,也沒有想要做導覽,也沒有想要做民宿,『如果你想分市場這一塊餅,你馬上變成箭靶!』她在大浦Plus團隊工作一年多,啟發一個想法:她想開一間店讓很會烘焙麵包的就賣他的麵包,很會做文創的就賣他的作品,賣不一樣的產品,賺一點別的錢,讓某一些人的長才被看到,她滿想用行動讓此地的年輕人知道,其實做不一樣的事情也可以賺到錢,雖然會很辛苦,但相信咬一下牙也會撐過去,『不一定要循著爸媽的路徑開民宿帶導覽,你真的可以試試看!』

東莒福正村白馬尊王廟『補庫』,曹芷屏回到福正村,代替爸媽參與祭典,由於現在正是東莒的旅遊旺季,她的父母親忙著做民宿、導覽與接送遊客的工作。廟裡的補庫祭典就她代表曹家參加。   圖:張良一/攝

東莒福正村白馬尊王廟『補庫』,她和村子裡的城官伯伯討論還需要準備哪些供品。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將一根可用的竹竿傳遞給大浦Plus團隊的夥伴,她們在馬祖東莒資源回收場的一堆廢棄物中,尋找可以用來蓋雞舍的素材。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和大浦Plus工作團隊夥伴頂著大太陽在馬祖東莒資源回收場的一堆廢棄物中,尋找可以用來蓋雞舍的素材,她的手機響了,她一邊和投宿她們家民宿的客人講電話,一邊把一條纏在竹竿上的粗鐵絲拆下來。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和大浦Plus團隊夥伴合力將一個廢棄的木門搬上貨車。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幫忙父親開計程車接送來東莒旅遊的遊客。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到東莒大坪村裡的楓樹林小吃店安慰剛剛母親招喚回來幫忙的學妹陳宣蓉。現在正是東莒的旅遊旺季,許多家裡做旅遊相關產業工作的孩子,幾乎完全沒有寒暑假,一放假就立刻被家人召回幫忙家裡做生意,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和大浦Plus團隊的夥伴準備將荒廢20多年的養雞場重新蓋起來,並結合在地資源增建食農教育基地。   圖:張良一/攝

曹芷屏不想要做導覽,也沒有想要做民宿,她想開一間店,讓此地的年輕人知道,其實做不一樣的事情也可以賺到錢,這是她製作的東莒鑰匙圈。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