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期積極推動「地攤經濟」,鼓勵流動攤販大方設攤,但中共中央則認為「地攤經濟」一詞有損政府顏面,外界解讀李與習近平兩人意見出現嚴重分歧。《美國之音》今(9)日報導,這是共產黨高層之間的鬥爭浮出檯面,並引述學者觀點,稱「中南海紅牆裡的意見分歧,連傻瓜都能看得出來」。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重創全球各國經濟表現。中國在疫情趨緩後,也須面對失業率提高、重振經濟的整體經濟性問題,各省市開始嘗試透過「地攤經濟」促進就業,有中國媒體報導,稱上海、濟南、南寧等城市開始鼓勵民眾擺地攤。

但也有網友透露,地攤頻傳遭中國城管人員的暴力執法,北京過去於2017年也曾驅逐「低端人口」的行動,因此對當局採取的措施抱持懷疑的態度。《美國之音》報導則引述中國轉型問題學者周舵的觀點,稱地攤經濟在官媒報導中的變調反映出中南海紅牆裡的意見分歧,「這個連傻瓜都能看得出來」。

這名學者認為,地攤經濟對中國城市而言有利有弊,需要規範引導,可緩和城管與攤販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食品衛生等問題仍需把關。周舵指出,能否達到活躍經濟、擴大就業又能解決髒亂等問題,是對各地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驗。

李克強上個月在北京兩會上透露,中國仍有6億國民月入約在千元人民幣左右,被認為與習近平先前提出的「經濟穩健發展」說法不符。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者楊帆表示,國際輿論也因這與北京致力宣傳的「超級強國形象」的說法相違背而備感震撼,但同時也提升李克強「作為務實的弱勢總理」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