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遊種類越來越多,孩子漸漸容易沈迷在電子遊戲中,家長雖然擔心,卻不知道該如何幫孩子「戒癮」 。今天想要分享一些與孩子遊戲和互動的小撇步給家長們。

首先,建議您撥出至少10分鐘,考量到孩子注意力持續度的發展,遊戲時間隨著孩子的年紀可以逐漸增加。學齡前可以慢慢增加到30分鐘,國小生可以增加到學校一堂課的時間(45-50 分鐘)。

接著,學齡前~國小低年級,以方便取得的撲克牌為例,可以玩「心臟病」的遊戲。這個遊戲主要可以練到:認知能力(認數字、排序)、反應速度及聽覺/視覺注意力。降低難度的玩法,可先將JQK 移除,以四種花色的1到10為主。遊戲的操作建議從家長發牌為主,且喊數字的速度不宜太快,待孩子熟習遊戲方式後,再逐漸
加快速度。三~五輪後,再變化遊戲的方式,變成家長手上和孩子手上都有牌,輪流翻牌喊數字,這時候聽覺及視覺注意力訓練的範圍都變廣了,孩子不只要注意自己的牌,還要注意到別人的牌。

當然,一開始玩遊戲時,大人需要注意自己別贏太快又太多,偶爾技巧性讓孩子獲勝,是讓活動繼續進行的關鍵唷!若是,孩子出現違反規定或輸了就暴怒的情形,我們可以暫停遊戲,同理孩子當下挫折的心情,協助他說出『輸了好失望,再玩一次!』並且就剛剛遊戲互動中的觀察,看看孩子是哪邊沒注意到所以輸了(例如:因為看錯數字了?沒有仔細聽現在說到數字幾?反應速度不夠快?…等等)。提醒後,進行下一回合時,除了記得提醒孩子『注意聽/看』
之外,也可以配音心情說『牌越來越多了,好緊張唷!』。

此外,可藉由自己輸掉,讓孩子學習輸的時候,應有的適當反應『哇!我的牌好多唷』、『沒關係,我再繼續努力』,『我會仔細看,下次不會輸!』。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也要不吝讚美(例:『哇!你好厲害唷!』、『你認真投入,超棒的!』)。 以上的遊戲歷程,簡化重點為: 

1. 您要撥出時間進行親子互動

2. 遊戲的節奏一開始由您掌握,注意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給予策略幫忙,並隨時調整難易度。

3. 互動中,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勝不驕,敗不餒的身教)。

如此一來,孩子能在親子遊戲的互動中感受到快樂與成就感,並且增加正向的親子互動經驗,又能寓教於樂,真是一舉數得呀!!

作者:許芳綺臨床心理師/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   圖:許芳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