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普遍對於義大利肺炎疫情失控有所了解,除了官方捐助口罩之外,民間亦快速回應呂若瑟神父的請求,迅速籌款幫助義大利回歸正常生活。然而,義大利當地如何看待台灣目前的防疫政策,台灣普遍就很陌生了!而義大利網媒「新指南針日報」日前就刊登駐義代表李新穎專訪,暢談台灣雖然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但不靠實施任何封鎖措施,仍成功擊敗武漢肺炎病毒的台灣模式,就是防疫MVP。

訪談中李新穎強調,「我們懷疑WHO無視台灣是出於中國的要求」,目前台灣只能參與WHO 30%的活動,這是由於中國勒索造成的不公平待遇,也是影響世界健康的政治決定,WHO是世界衛生的守護者,必須承擔此次疫情的責任。

新指南針日報(La Nuova Boussola Quotidiano)指出,台灣雖然遭到國際孤立,義大利也不承認台灣,但台灣比世界多數國家更能有效防止病毒傳播,當中國仍不承認疫情存在時,台灣已經開始採取對策。

報導指出,義大利外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大肆宣傳中國抗疫模式,WHO也多次讚揚中國,反而導致「中國病毒」在全球大流行,造成在全球有250多萬個病例及17萬多人死亡。

相對地,台灣距離中國130公里,人口超過2300萬,截至4月22日有425例(至4月24日為428例)確診病例,僅有6人死亡,疫情沒有造成封城,妨礙整個國家人民日常生活正常運作,「台灣模式」無疑是成功應對大流行的一個範例,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抗疫模式。

報導並以問答方式刊登,並由中央社提供專訪全文:

記者:是否曾有避免2019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可能性?

李:如果WHO重視台灣數月前的警示,或能避免大流行,應不致於造成將近20萬人死亡,也或可避免經濟社會損失。

記者:現在您對WHO有什麼期望?

李:WHO必須敞開心胸,將台灣視為可分享醫療經驗的重要資產,目前在台灣每400萬人才有1人死於冠狀病毒,在義大利則每3000人就有1人因此死亡,差異極大,WHO必須將台灣視為一個與中國各自擁有獨立醫衛體系的國家,並邀請台灣成為會員國,在技術及資金方面提供協助。

記者:台灣在未封鎖情況下,上週連續幾天感染率為零,學校也一直正常開放,成功秘訣為何?

李:台灣超前部署,自去年12月底以來,台灣已發現幾起可疑病例,並要求中國當局提供資訊,兩岸政治制度迥異,台灣很瞭解中國政府未說出全部真相,因此台灣根據17年前對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經驗,及早開始測量體溫、限制來自中國的航班等措施。

記者:台灣衛生系統如何運作?

李:台灣全民健保擁有100%覆蓋率,所有公民都擁有一張包含個人電子數據的晶片卡,這張卡可讓政府監控人口健康狀況,從中設法識別具有症狀的患者,藉科學方式將其隔離。隔離者必須待在家裡,其行動透過App控制,如果隔離者違法離家,警報器將響起,並被處重罰。

記者:台灣成功抗疫經驗可向義大利提供那些建議?

李:擁有台灣的技術基礎設施並不容易,例如要有大量辨識發燒的儀器,且在30天之內,台灣從零開始成立了60個口罩生產線,大幅增加口罩產量。疫情爆發前,台灣每天生產150萬個口罩,現在每天生產1500萬個,生產力提高10倍。台灣政府定期定量配售給每個家庭口罩,台灣全民集體參與防疫,因此能有效降低新感染。

在疫苗研發之前,所有人強制戴口罩,義大利則無此要求,義國須在國內生產口罩,並免費分發民眾,另須教育人民了解遏制病毒是每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