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百多票些微差距敗給國民黨楊瓊瓔的前立委洪慈庸,最近因為新科立法院院長游錫堃把她聘為有給職機要顧問而引發外界政治酬庸的批評與爭議,游院長表示,這是機要缺,又不是請她擔任公營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人事任命完全依法,不算酬庸,而選擇她的主因是因她年輕、專業、有基層服務民眾的經驗,對議事規則非常了解,非常優秀。
依照各機關機要人員進用辦法第5條第4款規定:「曾任民選公職人員相當簡任職務者」,得成為各機關進用之簡任職務機要人員,洪慈庸是前立委,其所接任的是立法院簡任第13到14職等的有給職顧問職缺,掌理立法院議事、法規之諮詢、撰擬及審核事項,其任用資格並沒有問題。真正成為爭議的是任用正當性與否的政治爭議問題,外界質疑的是她在政府機關僅有一任立委的四年經歷,又不曾在立法院議事與法規審議上有何特殊的傑出表現,為何能夠堪任此職務呢?尤其是前立法院院長蘇嘉全當初也都還聘任六連霸立委蔡煌瑯、五連霸立委李俊毅為有給職顧問,就連後來聘任的高建智前立委(一任立委、一任台北市議員),至少也先聘用為特助,後來等到適當時機才聘任為有給職顧問,以洪慈庸的政治經驗與專業能力來加以對照,確實其在任用的正當性容易引發不夠格或政治酬庸的質疑。
事實上,從蘇嘉全到游錫堃院長,找卸任或落選的立委來擔任立法院的有給職顧問,是打破立法院的用人常規,因為這個職位從前大多數都是留給資深常任文官作「人事調動職務調節」之用,美其名為「借重其議事與法規之專才」,其實就是「等待退休」的尊榮性閒差之位,既無統兵作戰之權,也幾乎難以扮演立法院院長、秘書長的議事與法案協調方⾯可以調和鼎鼐的左右手之能。
因此,民進黨的立法院院長在「有給職顧問」的任用上,所考量的是政治的需要與正當性,是在文官任用體制受限之下「極為有限」的政治用人權,是在3位機要任用員額範圍內所做的政治衡量,用的好不好?夠不夠格?適任與否?都是蘇嘉全或游錫堃自己必須加以承擔負責。此就像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直轄市市長或縣市長一樣,用的機要人員或秘書、顧問等等的問題或表現,都會直接牽連到這些人的社會觀感或領導用人政績好壞的各種評價,甚至會因此影響到其能否連任或可能政治輪替的政治變化。
所以,游錫堃院長任用洪慈庸擔任有給職的機要顧問職務,基本上就不是所謂的政治酬庸問題,也不是政治正當性與否的爭議,真正要看的是未來洪慈庸有沒有能力「堪任」這樣的政治職務,不能夠用「常任文官」的思維角度去加以評價或批評,也毋須用立法院的「用人」常規或政治慣例去做論斷基礎,該真正考量的重點是游錫堃院長為什麼要做如此的人事布局?是派系用人思維還是培養政治人才?是政治互補作用還是另有功能需求?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就是洪慈庸未來的政治發展與價值在那裡?是下屆再選立委還是準備再上層樓的問題?
事實上,處於台灣政治舞台重要核心地位的立法院院長人事任用權,不該只是立法院秘書長、院內常任文官職位的調動任命及少數機要人員職缺的派補而已,這樣與行政院長「嚴重不對稱」的人事任用權,當然容易把自己做⼩而常常淪為行政院「立法局」之譏。未來應該要發展與改革的重點是「國會助理與幕僚制度」,在立法院組織與人事制度上建立一套實質「三權分立」的健全政治體制,包括國會助理與黨團助理法制化的獨立人事制度與國會幕僚機構(例如:法制局、預算中心、國會圖書館、中南部服務中心與議政博物館或資訊處等)主管或首長政治任用與文官任用雙軌制與否等,並讓這些國會助理與國會幕僚機構人員可以正常轉調、年資併計並享有國會福利照顧保障,這才是正本清源的政治改革之道。
當然,未來要透過修憲程序才能建立「三權分立」的憲政體制,但在遙遙無期的修憲程序完成之前,如何建立建全的國會組織與人事制度?應該是可以先著手努力的政治體制改革重點與方向!這是游錫堃院長該努力推動完成的「國會改革」歷史定位重大議題!因此,如何在國會助理、國會黨團助理與國會幕僚人員之間,嘗試建立起具有實質效能的國會人事獨立體制,作為立委問政與立法院正、副院長的常態性、專業性與資深制的重要輔佐或輔助人員,以強化立法院的正常議事能力與法案、預算審查及質詢監督權能,這應該是台灣要邁向並深化民主政治發展相當迫切且重要的政治環節,是不該被加以忽視的重要政治問題。
是以,以此觀之,立法院游錫堃院長任命洪慈庸前立委為有給職機要顧問政治爭議,根本沒什麼問題,何來政治酬庸或正當性不⾜的質疑呢?更何況,許多傑出的國會助理,在這二、三十年的台灣民主化過程當中,早已紛紛當選議員、縣市長、立委、直轄市長,陳水扁前總統還是從吳淑珍立委擔任助理到選上總統職位,甚至從中央與地方各機關機要人員、一級主管到行政各部會首長歷練也比比皆是,以一任立委資歷擔任立法院有給職顧問的洪慈庸,比很多的國會助理都還優秀傑出,不管其未來要如何發展,只要游錫堃院長有其政治需要,真的就沒有什麼可以或不可以的問題了,外界不要再用「有色的眼睛」或「歧視的態度」去看待她的任用吧!
總之,國民黨執政時期重用公務人員任用的常任文官體系,有其歷史的傳統與特殊的政治時代需要,而民進黨的二次執政,為什麼會比較偏重政治任命或機要任用的長才或專才,也有其一定程度的政治背景與時代變遷的需求,這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政治屬性與特殊對比道理,基本上,沒有對錯的問題,是價值選擇與政治選擇的判斷與需要問題。因此,如何避免外界常用常任文官任用的角度去看待民進黨執政的「用人需要」,動輒用破壞文官人事任用制度來做批判與質疑,甚至每每用政治酬庸的角度來看待民進黨的領導用人機制,應該是蔡英文政府下一波的政治治理與政府人事體制「改革」的重心所在,對於已經修法縮編的考試院組織與人事新體制,是該好好提名新的考試院正、副院長、考試委員人事布局,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公務人員任用、考選甄補與考核、升遷、保障制度,讓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發揮更有效能的治理能力,而不要再陷入傳統官僚體制的惡性循環政治缺失,這才是國家永續發展,展現國家競爭力政治動能的長遠之計。
(本文獲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